English

我们今天还需要人文学术吗?

2003-01-08 来源:中华读书报 章国锋 我有话说
山东人民出版社策划并出版的《名家解读经典名著丛书》迄今已有9种问世,在我国引起了较大反响,获得了学界好评。

在经济效益成为出版业追求的首要目标,学术性和理论性著作出版越来越困难的今天,山东人民出版社花费巨大财力,推出一套规模如此宏大(拟出100种)的纯学术性丛书,显然既需要魄力,也需要眼力。仅从名称来看,便可以想象这套丛书的读者群十分有限,难以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然而,它对于促进我国人文学术的发展,提高研究的学术品位,倡导严谨的学风,肯定会起到良好的作用。

在商品化浪潮的猛烈冲击下,今天的一切均有蜕变为商品的危险。这种趋势的发展已经超越我们的想象,它无孔不入,势不可挡。在物质与精神两条并列的轨道上,后者已经远远落在了后面。在我们的日常现实中,物质与精神严重失衡造成了文化品位和道德水准的逐渐下降,人们似乎无一例外地被物质利益牵着鼻子走,财富和物质享受成了普遍追求的生活目标,许多人心目中只有自我——充满物欲的自我。诚然,这样的现实是我们所不能选择的——我们被“抛入”其中——它已经成为我们生存的必然。然而,对于人文学者来说,它决不应该成为我们的“宿命”,而应看作对我们的挑战。

然而我以为,在金钱和物质利益的诱惑下,当今的人文学术研究却呈现出愈来愈明显的功利化倾向。一些人变得越来越浮躁,放弃学术追求,自觉或不自觉地向“社会现实需要”和“经济效益”靠拢;基础理论和重大问题的研究受到冷落,而“实用”并可带来实际利益的课题却备受青睐。此外,急功近利、学术质量低下、粗制滥造、东拼西凑的所谓研究著作屡见不鲜。剽窃抄袭也时有发生。长此以往,人文和社会科学研究将可能沦为“应景学术”、“泡沫学术”,丧失其应有的学术品格和精神内涵。人们经常谈论的“学术腐败”便会蔓延开来。

在科技万能主义和经济决定论甚嚣尘上的今天,人文学术作为“软科学”,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日益被轻视,渐渐丧失其应有地位和存在的合法性。人们似乎再也不需要理论,因为,它不能创造实际的财富,无法为我们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答案。但是,我们就应该因此而轻视理论,甚至拒斥理论吗?当然,人们不可对人文学术抱有过高期望,它毕竟不能为我们带来现实的物质利益,而只能使我们在精神上“富有”,即拥有观察、思考问题和现实的深刻洞察力。今天,人们对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更加敏感,认识到人在这个充满风险的世界上,要作出选择已愈来愈困难。在人的行动空间日益萎缩的同时,人文学术研究的责任应该说更加沉重。它让我们看到我们所面临的无法回避、然而却必须解决的困境。正因为如此,我们今天更加需要理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