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编辑“少露脸”

2003-01-15 来源:中华读书报 太原市南内环街市委党校 赵建华 我有话说
笔者也可算个喜爱读书看报之人,时常蹲在省市图书馆翻阅各种报刊。近年来,发现一个我认为不大好的现象:有些编辑常以作者身份在自己的专刊或专版上“露脸”,而且这种现象有增无减,似有蔓延趋势。南方某报的一个编辑,不仅在每期版面上必发个人文字,而且要将自己的文章放在突出位置,并“全选”成为黑体字,凸显于版面之上,煞是抢眼。

笔者认为编辑的这种做法并不能取悦读者,反而会使读者生出厌恶之心和反感之情。供作者发表文章的版面,理应是“众手浇开智慧花”,百花齐放才是春。当然,给一些优秀作者开辟专栏生产精品,也是读者欢迎的事情。但这个“优秀作者”不应该是编辑自己。不是说编辑不能当“优秀作者”,

而是不应该自封为此角色。天下之地,广袤得很,可种可收之处到处都有,何必总是在自己的地盘上称王称霸呢!编辑在自己的地盘上“占地”,即使文章做得再好,也会让人产生不服气的心理。.

编辑在自家园地里“露脸”之事,据说在“文革”之前是很少有的。听有的前辈讲,当时有些报刊将此作为一条纪律严肃执行:本报刊不得刊载内部人员文稿。即使在如今,有些期刊还对内部人员发稿有种种限制,譬如每人每年发稿不得超过两篇等。笔者认为这种规定很有道理,很有必要。对于一个报刊编辑来说,这个职业应该是如同燃烧的红烛一样光明,如同纯洁的白衣天使一般美好。编辑选稿用稿的原则应该永远是质量第一。作为一个编辑,其任务与使命就是尽量发现作者,选出好稿,编成美文,以飨读者。有些编辑自己也热爱写作,在为他人“做嫁衣”之余拿起笔来写写文章,这本是无可非议、值得倡导之事,但不该“边做嫁衣边穿衣”,自己卖瓜自己吃。如今有些编辑的经济头脑实在好,能想出不少招数在自己的园地里获利,譬如发表一些未署名的整理资料,或者经常变化使用一些无人知晓的“秘密笔名”发表诗文,而想名利双收时干脆就将自己的尊姓大名搬上版面,甚至想方设法美化突出一番。这样做的结果,从近处而言,是对众作者有些不公,他们呕心沥血写出的文章,本来有望发表,结果却被编辑的“御稿”挤了下去。从长远而言,对报纸的质量信誉也有影响,因为即使是一位作文高手,也不可能篇篇出精品,字字如珠玉。编辑经常自编自发,其中便难免有应景充数之作。而众多读者看到编辑很风光地经常“露脸”,便会很自然地将此与“近水楼台”相联系,进而与“行业垄断”或报社风气相联系,并由此产生怀疑和厌恶心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