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袭的盛行,根本原因是学术热情的缺失,如果一个学者完全凭借学术热情、凭借对真理执著追求的品质来写文章的话,他怎么会抄袭呢?南开大学哲学系学术沙龙一开始就是由几个刚刚留校、从外校调入工作、或者是留学归来的青年教师完全凭借学术热情于2001年初自发举办的。对于举办学术沙龙的动机,其主要发起人之一李国山副教授说道:由于年轻教师们的履历和学术背景不同,刚刚调入南开大学工作时他们普遍感到与南开的、同行的学术气质有差异,相互之间有交流的需要;再者这些年轻老师大多受过改革开放之后系统的正规教育,并且有与西方哲学家交流的经历,他们的知识结构新颖、思想活跃、批判性强,对学术的认识没有固定的模式,一遇到困惑的问题就强烈的希求交流、解答。维特根斯坦曾经说过:“哲学家不参加讨论,就像拳击手不上拳台。”思想在个人那里尽管是新鲜的,但也是脆弱的,必须经过讨论、交锋、批评,才能不断充实、强大。举办学术沙龙的宗旨便是要将它变成一个学术交流的舞台,以此来促进学术研究。
但是,由于学术沙龙的自发性质,在一开始的时候条件是相当艰苦的。一个单身老师的宿舍里,几个板凳,几杯茶水,一盏日光灯,这就是沙龙全部的设施。尽管如此,老师们仍然在一开始就参照国外学术沙龙的做法制定了严格的学术规范。沙龙每两周举办一次,时间定在周六晚上,在讨论之前,要先确定主题、主讲人、点评人,主讲人要形成书面材料,通过电话或者是网络通知的形式给其他成员指定参考书目,以便讨论中让大家对问题都有所准备,特别是主讲人与点评人,要对相关领域有着充分的研究,否则就无法体现学术批评的公正性。所讨论的主题主要是各位老师正在撰写的论文以及需要大家一起讨论、系列发言的热点问题。在最初的几次讨论中,由于成员们的热情空前高涨,相互之间也情趣相投,所以往往一直要到夜里一两点钟才能收住尾。为了提高讨论效率,老师们把地点挪到了系里的西方哲学教研室,一个有着大圆桌的10平米左右的较为正规的会议室。沙龙成果相当丰硕,基本上老师的每一次发言都能够发表,如果是系列发言还会系列发表,《理论与现代化》杂志就曾经发表过价值问题与全球化问题的专号,其中的绝大多数文章都是由沙龙成员撰写的,王建军老师的论文还曾经发表在台湾的《哲学与文化》上。
沙龙里学术氛围浓郁,影响力不断扩大,一些年龄相对较大的老师相继参与进来,并且也吸引了一些本科生、研究生。李国山副教授谈到,学术沙龙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借助沙龙的辐射力,对学生们的学习进行示范、引导和熏陶,让他们一开始就在一个学术规范健全的环境里开始他们的学术活动。功夫不负有心人,老师们的努力得到了系里行政主管的注重,系主任王南教授专门把系里最好的多功能学术报告厅提供给了沙龙,并且用系里的科研资金为沙龙提供茶水、纸张等必要物资,王教授自己也成为了沙龙里坚定而活跃的一员。王教授谈到,南开大学的学术风气沉稳而踏实,而沙龙里却唇枪舌剑,其“好辩”的特色对原先略显沉寂的学风是一个刺激,并且这种规范严谨而又思想活跃的学术交流无论是对增强哲学系的学术氛围,还是促进学科自身的建设,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但是,沙龙的发展也并不总是一帆风顺。曾经出现过所选择的主题过分专业化而使一些对此专业不熟悉的成员兴趣减退的现象,并且有的成员还提出来,沙龙的操作规程略显复杂,为了增加大家的自由度不如临时确定主题,大家随意发言。对此,大多数老师都认为,尽管沙龙的氛围自由,但是其学术性、学术价值一定要维持下去,为此学术的规范性一定要严格贯彻,选题也必须专业化,不能随便选一个题目就泛泛而谈;但是选题也要尽量做到各个专业的老师都能参与进来,讨论后各自都能得到提高,与此相适应,各个专业的老师应该突破自己的专业局限,以更为宽广的眼光来对待学术,每次讨论之前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提前学习,终生学习。
在哲学系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沙龙现在已经是一个有着十分成熟的操作规范的南开热点学术活动,其社会影响也一天天扩大。沙龙曾经和天津武警指挥学院、某些杂志社举行过联谊活动,而且也不断地请一些港台的、国外的著名学者来沙龙讲学、讨论;当然,这些活动都是几乎不掺杂任何利益行为的,是许多抱有学术热忱的人完全出于学术交流和情感交流的需要走到了一起,即使是那些请来的名教授、名学者也大多是接受好友的邀请来做完全免费的讲演。
李国山副教授谈到,与国外对话,与国际接轨,是中国哲学的必经之路;但是,要想与国外对话必须首先建立起中国自己的对话机制,南开哲学系的学术沙龙便是这样一种与国际接轨的方式。于是,我们有理由期待中国学术最终会与国际接轨、达到世界水平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