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看《少数派报告》品迪克魅力

2003-01-29 来源:中华读书报 周燕华 我有话说
今年好莱坞暑期强档大片《少数派报告》确实是一部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好莱坞面临极盛之后的转型期,许多影片为求出奇制胜,往往倚重于高科技制作,却使内容流于浮浅松散(如《星球大战》)。而这部由汤姆·克鲁斯主演,斯皮尔伯格导演的科幻巨制却不落俗套,没有让炫目的科幻特技占据内容拓展的空间。该片的原著,科幻大师菲利普·K·迪克的同名小说,也是一部简短而耐人寻味的佳作。

故事讲述在2054年,人类培养出能够感知将要发生的谋杀冲动的预知生命体(precog),并将其应用于预防犯罪。在谋杀发生前,就将那将要犯下谋杀罪的人逮捕。在纽约,约翰·安德顿警官是这一系统的负责人,他对此深信不疑,致力于系统的实施推广。纽约谋杀案的发生率不久就降为零,国会决定将这一系统向全国推广。就在这时,安德顿突然发现precog预测到他将要谋杀一个陌生人。相信自己不会杀人的安德顿开始逃亡,并对预测犯罪系统发生了怀疑。他要在四面追捕中,查出真相,证明自己的无辜,改变被预测的命运。

情节展开至此,安德顿的怀疑是:预测系统能否准确预测未来?而如果预测的结果被看到或公布,又能不能被改变?这个疑问引申开来,就是一个极具普遍性的问题:人类能否预测未来,并改变自己的命运?

古希腊人在悲剧《俄底浦斯王》中对于命运的思考和悲观看法,在笛卡儿和休谟等人的哲学著作中被加以分析,成为一个关于存在本质和时空维度的根本性的悖论:如果人类能够预见自己的未来,并有意识地加以规避或利用,那么,较之被篡改的未来,被预见的未来就成为谬误,人类因此未能预见自己的未来,因而也无从改变命运。

迪克虽然在科幻小说创作上成就斐然,堪称大师,但由于科幻体裁本身在文学中无足轻重的地位,他一直被排除在主流文学之外,以致遗憾终生。尽管如此,他依然强调,自己的创作受的是乔伊斯、庞德等文学大家而非一般科幻作家的影响,并成功地将自己的生存体验、哲学观和宗教观糅入到科幻创作中,写出了一系列既有深度又具消遣性,既超验又有现实意义的科幻小说,影响深远。

正是由于迪克的小说中玄思与幻想的结合,迎合了技术时代对人本主义的反思潮流,才获得追求卓异的好莱坞大导演们的青睐,纷纷向这位已故作家的作品中寻求灵感。大片在获得商业效益的同时,也引起了评论界对迪克的关注,一部关于他的新评传即将出版,科幻迷们也在竭力为其大师正名,要为他争取在主流文学史上的地位。这正是迪克生前梦寐以求的殊荣。

(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