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管理国家,总爱用一个像铁齿铜牙、刚正不阿的纪晓岚一样的才子和一个像奸猾狡诈的和坤一样的奸臣,鹬蚌相争,搞搞平衡,渔翁得利,这是古代的大型企业老总爱用的办法,有时候还挺管用;现代企业也有好多像农民企业家刘老根一样的家族企业,肥水不落外人田,但总是发展不成巨无霸企业。现在的某些软件企业从个体户单干时代逐渐走向成熟,烧了一些钱之后逐渐地壮大,但有时候赶上个股市大跌或某些风波的时候,除了董事长或总经理喜欢携带原班人马再次出走创业等等,吸引了众多人的眼球的这类企业之外,其他的软件企业也很少成长出来一个比印度强点,或者比微软差点的中国IT巨无霸。
好像深藏五千年文化底蕴的中华管理文化到我们手里就不灵了,先进的西方管理方法更容易产生财富?可是有好多国内IT也引进了ERP、MIS什么的,许多20世纪培养出来的MBA也都参与了软件企业管理,可企业的效益并没有人家的发展那么快。所以常常地想找一个机会趁着伊拉克没开战之前去一趟微软,看一看盖茨的企业,这么家大业大的,看看比尔是怎么管理的?
没有想到,一本关于软件企业的管理和文化的畅销书了却了我的心愿。案头放着一本开本和页数远看像Windows XP使用手册的图书,打开了读,让人意料不到的是盖茨他们也有“三顾茅庐”、“杯酒释权”、“负荆请罪”等中华传统经典管理方式,微软的管理方法与经验尽在其中,咱们老祖宗留下的文化精华在里面都找得到。嘿,怪了!此书来源何处呢?原来清华大学在2002年年底邀请微软公司数位专家到清华,开了一门名为“软件企业的管理与文化”课程,据说其精彩打动了每一个人。这一次凝聚了成功者的经验和智慧——当然也包括以微软亚洲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张亚勤博士为代表的知名科学家的睿智和幽默也深深地感染了很多人——仿佛让局外人也参与了软件企业管理的冲动和企盼体验成功的激情,体会了一把“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微软”的感觉。看来,微软的企业文化以及微软培育企业文化的成功经验确实是可以超越国界的。这门课程最后由清华大学出版社编撰成书了,里面充实了很多微软的实际管理案例,书名叫做《软件企业的管理和文化》。于是捷足先登得到的这部大作放于案头,现在拜读一下,感觉真的走进了微软帝国的管理和文化,听到了巨人的声音,看到了大象的成长的身影,欣赏到了微软的精彩演出。谁说大象不能跳舞?
脑海里始终回响着书中比尔·盖茨的那句话:“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比尔·盖茨的这种充满危机意识的管理,也是让他时刻准备着在新的领域开拓和发展并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我想通过微软专家的言传身教,会让正在IT行业里拼搏奋斗的企业家、经理人和工程师们,以及刻苦攻读的莘莘学子获得一些真正实用的有关软件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和经验。就像微软亚洲研究院亚太商务及高校合作总经理陈宏刚博士在书中所说的:“也许,微软的企业文化以及微软培育企业文化的成功经验并不一定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不二法门,但古人尚且有‘师汝昌言’的学习精神,更何况我们如今可以效法的,是不折不扣的软件巨人微软呢。”
在这样一个关于软件企业管理力作面前,我很激动,海阔天空并自由畅想之,并且很急于将自己所闻、书中所见的告诉身边的每一个人。因为我也曾经短暂地通过它走进微软,欣赏大象那优美的舞蹈!
微软企业文化小故事
以前在Borland工作的安德斯·海尔斯伯格(Anders Hejlsberg),这个人大概可以称得上是当今世上编程的第一高手,是著名的快速开发工具Delphi的创始人。他当时在Borland不受重用,一直郁郁不得志,而且在Borland之外也不太出名。微软知道这种情况以后就去跟他谈,希望他到微软来。但是第一次面谈没有成功,第二次微软提高新酬待遇还是没有成功,主要是因为微软没有明白他最需要的是什么东西。其实,海尔斯伯格有很多很好的想法,在Borland公司都没法实现,他最需要的是一个宽松的环境。了解到他的这些想法以后,比尔·盖茨亲自去请他吃饭,当然金钱不能打动他,他对微软许诺的高薪和股权不是很有兴趣。但是盖茨答应给他一个项目组,允许他做自己想做的事,这一点真正打动了他,因为这些都是Borland所不能给予的条件。这样,海尔斯伯格终于加入了微软,并在此后主持设计了Visual J++语言,以及著名的C#语言,成了当之无愧的C#语言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