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内容和平台:数字图书馆的瓶颈

2003-03-05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佐岸 我有话说
2002年,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国内已建起了200多家不同规模的实现了数字化的图书馆,其中比较成规模的主要有中国数字图书馆有限责任公司开发的“网上数字图书馆”(http://www.d_library.com.cn)、北京世纪超星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超星数字图书馆”(http://www.ssreader.com)、北京书生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http://www.21dmedia.com)以及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开发的“方正Apabi数字图书馆”(http://www.Apabi.com)。这些系统都为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的建设在技术和资源上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到目前为止,建设数字图书馆所需的网络建设、信息资源建设、存储与压缩、分类、索引和检索、安全性、用户界面等技术都已经不存在不能解决的问题了。

但仔细分析上述几家公司的项目,却又发现网上出版并没有真正的实现,可以说目前完成的还只能叫图书馆的数字化,而不能叫做数字化图书馆。这种情况使得数字图书只能作为纸介质图书的一种附属品而存在。目前的数字图书总是先有纸介质的图书,再有这本图书的数字版。数字图书并不能实现单独出版,单独出售。

数字图书比起纸介质的图书有许多优势,这些优势是纸介质的图书所不具备的。

数字化图书的表现形式不仅限于文字,还可以采用数字压缩技术把视频放入数字化图书,甚至采用虚拟现实技术把一些虚拟的互动场景也放入图书中。对于外文版图书,数字图书还能利用在线翻译功能实现边译边看。纸介质的图书有可能在读者购买时处于缺货状态,而数字图书不存在这类的问题。数字图书还特别易于查询。查询技术发展到现在,查询的对象已不局限于文字了,声音、图像、视频都可以作为查询的对象。在终身学习变得成为必须的今天,人们读书的目的也越来越趋于实用。这时,面对着一座座“书山”,人们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怎么把他们所需要信息查询出来,然后按他们需要的主题来进行研究,这个时候,没有强大的查询功能是不可想象的。目前数字国图开发出的查询技术,已能针对数字信息实现不仅查询出所需的信息,还能给查询到的包含这些信息的文档(图书)提炼出1000字的文字摘要。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图书还会不断增加新的优势,图书馆数字化也好,数字图书馆也罢,其实质都是使数字图书的这些优势更好的体现出来,更好地为人们所用。

数字图书具有这么多优势,但数字图书却为什么不能实现单独出版呢?这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人们使用习惯方面的原因,也有版权问题和销售方式的原因,但更主要的是缺乏众多的资源和一个统一的平台。而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在国家的巨额资金支持下,力求把国内主要的公共图书馆建成一个统一的数字图书馆,各行各业的数据中心也将做为这个数字图书馆的一部分。可以说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的启动则有望提供这些资源和一个统一的平台。

从提供资源的角度来说,目前已建成的实现了数字化的图书馆所能提供的图书最多不过十几万册,而因为图书资源集中在公共图书馆中,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所能提供的资料的电子文件容量将可以达到20TB,由此我们可以想见数字图书馆并不缺乏信息资源。目前通过国家图书馆的网页,就已经可以查询到400万册以上的图书资料,但因为多数存在版权问题,国家图书馆的网页里仅提供图书内容简介。从统一的平台来说,目前提供电子书销售的公司的影响力都较为有限,如果把全国的公共图书馆进行整合,其中的资源远非目前所能提供的电子书资源所能比,其传播范围将得到大规模的提升,因此这一平台的影响力将是很难估量的。

尽管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前期将仍以公益服务为主,但在各种资源库建设成熟后,提供有效的营利服务也将是可行的。在数字图书馆得到普及以前,最好的编辑加工者一直是出版商,而现在看来,图书馆管理员也有可能从事大量有价值的编辑工作,并提供优质服务。这就是说数字图书做为一个单独的图书品种,单独出版、单独销售将可能实现。

数字图书单独出版将可以解决一些纸介质出版不能解决的问题。在现有纸介质出版体制下,某些学术用途高但销量不大的图书,想要出版将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作者包销、拉赞助使得不少此类图书的作者视出书为畏途。但仔细分析起来,目前图书的成本构成中,发行成本可能占到20%-30%,纸张、印刷、装订等费用也可能占到30%以上,数字图书馆得到普及后,这部分费用就可以不用让此类作者考虑了。目前的出版体制使得作者写作一本书的收益一般在2-4万元之间,而精心写作一本书约需半年左右的时间,这样高水平职业作者的年收入可能在4万至8万元之间;而许多技术高超的技术人员或是经验丰富的管理者,其年收入远超过8万元,这造成了相当一部分水平高的人因为收入问题不肯把有价值的知识写作成书,数字图书单独出版可以降低图书的出版成本,并把这部分成本让利给高水平的作者做为利润,这样就可以使得一些高水平的作者加入到写书的队伍中来,从而增加图书资源。

2003年,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将进入规模成长阶段,再考虑到高档显示器和掌上手持设备的性价比越来越符合人们的要求,从而让读者的阅读习惯正在慢慢得到改变,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在未来带给出版业的影响将是具有冲击性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