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30年前我初进北大,印象最深的一门入学教育课就是侯仁之先生讲北京,这门课令许多北大人终生难忘,受益无穷。对于这一宝贵传统和优秀遗产,我们应该继承并加以发扬光大。我有一个想法,打算开一门全校性选修课,课名就叫《北京名胜与传统文化》。从爱家乡、爱首都到爱祖国,具体落到实处,就是要爱养育我们的这方水土。了解文化内涵极为深厚的北京,学习和研究北京的传统文化,应当成为新世纪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必要内容。
近10年来,我做过一些准备。除多次给燕园学子开《古都北京》的专题讲座外,1992年我与陈文良、李云等主编了140万字的《北京传统文化便览》,由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其类目从历史沿革、典章制度、文物考古、城池宫阙直到市井习俗、风味饮食、园林景观、府邸宅第、坊巷胡同、旧京书业、学堂书院等等,可谓包罗万象;1996年,我还主编了《北京之最》一书,由台湾册府出版有限公司在台北、纽约、洛杉矶同时发行,力图深层次地发掘北京的历史文化积淀。然而,北京是一个永远也说不完的话题,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切入,都会有出人意料的收获。
光中选择了“京城名人故居”作为切入点。这里面,既涉及到京华人物、府邸宅第、坊巷胡同,又事关地方文献、掌故传说,所以我始终怀着浓重的兴趣关注此书的撰写与出版。
然而,看到书稿之后,我着实吃了一惊,坦白地说,书稿的分量和内涵远远超过我原先的估计和想象。这些文稿,不是为旅游参观者撰写的向导式介绍,也不是单纯的名人生平传记,而是把两者有机结合后写就的一篇篇情真意切、情景交融的美文,具有极其浓郁的文化气息。我们不难从中读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其一,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到作者所付出的艰辛劳动和深厚功力。这功力不仅表现在对每一处故居的亲自寻访和详细记述上,还表现在对有关资料的广泛占有、精心筛选、具体引证上。作者要翻阅卷帙浩繁的文集、日记、评传,才能从中撷取最感人、最具有代表性的精彩片段。像梁实秋的《握手》,只采其短短一段,便把《雅舍小品》幽默诙谐的特点揭示无遗。但要在浩瀚的文字中发现、选中这一段,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探访林白水故居的过程中,作者费尽心力,居然寻访到了当年林白水被捕场面的目击者。没有付出相应的辛劳,如何能获得如此意外的收获!
其二,每篇文章该长则长,该短则短,夹叙夹议,不拘一格。作者不囿于前人的定论和成说,敢于发表前人未发之议论,提出不少颇具新意的独到见解。例如,对于曾长时期遭到贬斥、几为近人所遗忘的张恨水,作者在举了足够充分的论据之后,大胆为其“翻案”,充分肯定了他在中国文坛的应有地位;而对于近来被“炒”得沸沸扬扬的纪晓岚,作者则冷静地还原其本来面目,并深入揭示和客观评价了他的真正业绩。这种“大胆”和冷静,确是难能可贵的。同时,在作者的议论中多有“神来之笔”。比如作者大胆猜想《祝福》就是一首“晦涩的诗”,祥林嫂是鲁迅母亲和朱安的“影子”……初看似乎稍感牵强,细品方觉得有道理。还有一些记述和议论甚至与作者的感情和经历融为一体,读进去也会在读者心中产生激荡和共鸣,使我们感到自己的心是与作者、与作者笔下的人物相通的。比如关于老舍最后的人生之旅、关于郭沫若在“文革”中含泪抄写儿子日记的情节……在勾勒这些细节的时候,作者内心的情感会不由自主地涌出笔端,流入读者心田……
其三,作者笔下的名人,都不是神,而是一个个普通的人。尽管他们中间不乏立下彪炳史册丰功伟业的伟人,也多有写出鸿篇巨制激扬文字的大师,但作者的着眼点主要是他们的心路历程,下笔更多的是他们经受挫折、磨难、论争、彷徨,以至成长、转变、最后走向成熟的过程。像蔡元培作为“迎袁特使”,难以适应尔虞我诈的政治斗争,居然中了老奸巨滑的袁世凯的奸计;毛泽东与他的同志们“隆然高亢,大被同眠”,在艰苦的环境中仍保持着激昂的革命热情,用了30年的时间,走过了到中南海的那段路程;鲁迅几度犹疑、几度退缩,最终还是大胆地选择了爱情……把这些历史镜头和当时的时代背景、社会状况以及他们个人的人生旅程结合在一起品读,会给读者以更深的启迪。
其四,该书图文并茂,给人以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之感。而最难得的是,书中所有的照片都是作者实地拍摄;每一幅头像素描、故居速写,都是作者亲手所绘。同时,他还把现代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图片的绘制与加工,充分显示出多方面的才华。这也是这部书有别于其他著作的鲜明特点。
我相信,每一位看过这部书的读者,都会产生很深的感受和亲自探访那些名人故居的愿望。
(《风景——京城名人故居与轶事》,陈光中著并摄影、插图,新世界出版社已出版五辑,第六至八辑将于近期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