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楼阁、诗文及其他

2003-04-09 来源:中华读书报 张德祥 我有话说
唐人王之涣有一首诗,名曰《登鹳雀楼》,可谓人见人爱,过目不忘;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这首五言诗,小学课本上就有,读过的人不计其数。此诗仅20字,其登高望远的哲理、积极向上的意境及通俗易懂的文字深入人心,故历岁月而常新,行天下而不朽。读诗思楼,人们自然会问鹳雀楼何在,说不定日后有机会也能亲临此楼极目畅怀一番。然而,鹳雀楼安在哉?何处能踏上古人的足迹,寻得那一份千古之苍茫豪情?

据史书记载,鹳雀楼故址在古河东之地,即今山西省永济市黄河岸边。1982年,我在永济工作时,曾几次到黄河岸边企图寻觅鹳雀楼的遗迹,然千百年来风沙漫漶,河水淤积,早已草木披靡,漫灭无迹,无可求矣!后来我离开了永济,仍然为这里曾有过的千古名楼而念念不忘,但无处登临的遗憾并没有随我的离去而离去。

前些时,欣闻鹳雀楼在永济重修落成,感慨系之,不胜神往。这一名楼的复立于世,可喜可贺。如果说黄河是一首浩浩荡荡的长诗,那么屹立于岸边的鹳雀楼就是这首长诗中的一个感叹号——终结了数百年来多少游人骚客有诗可诵而无楼可登的悠悠之憾!补历史之阙而终古人之憾,成诗意之美而启后世风骚,楼与诗相匹,古与今重逢,岂不乐哉?至此,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名楼又无一不复立于当今华夏大地,令人欣慰,也发人感思。

天下之楼,何以名焉?以诗文而名也!凡有题咏其上的诗文能行于天下,此楼必随其诗文的名篇佳句而名扬天下,名垂后世。崔颢一首《黄鹤楼》堪称绝唱,唱出了多少游子羁旅于人生之途的茫茫心绪:“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李白到了黄鹤楼也只能长叹一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王勃的一篇《滕王阁序》更是高才兀立、怀才不遇者的寄兴长歌,“落霞与孤鹜齐飞,长天共秋水一色”,千百年来,有谁不为这样的华章诡词而倾倒?范仲淹的一篇《岳阳楼记》,“进亦忧,退亦忧”,“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仁人之心,世代为人仰慕,谁能忘怀?王之涣的一首《登鹳雀楼》留给后世的是“更上一层楼”的永远的追求。如此通行于天下的诗文绝唱,是在具体楼阁上感兴而得,因而也就成了楼阁的有机构成,与楼阁不可分割。附丽于楼阁的名篇佳句,就是楼阁的精神之魂,成为这些楼阁长存于天地间的精神之脉——无论这些楼阁的躯体怎样被风雨剥蚀或遭兵燹之难而毁灭,它的魂脉不死,仍然会使它的躯体在一次次的重建中复活。世世代代,多少楼台烟雨中?而至今还屹立于大地上的这四大名楼,不是因为它们的躯体不朽,而是因为它们的灵魂不灭,它们无不是在精神之魂的召唤下一次次被后人重修复建而长存于世——虽然鹳雀楼阙如的时间最长,但最终还是要回到人间的,只要政通人和的盛世来临。

诗文不朽,楼阁长存。

如今的人世间,已是楼房林立,可有什么诗文与其相匹?呜呼!住在楼里很舒服,谁还要慷慨悲歌?时代不同了,建楼容易写诗难,有楼无诗亦陶然。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