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图书馆的蔡蓉华研究馆员是《总览》1992年版、1996年版和2000年版研究、编制工作的主要参加者。她介绍说,“核心期刊”是文献计量学中的一个学术概念。20世纪40年代英国的文献计量学家布拉德福发现并提出一次文献在刊物中的分布规律,即对某一特定的主题来说,有关它的学术论文会大量地集中在为数不多的刊物上,而其余的论文则分散在为数众多的其他刊物中。此后,又有人研究了二次文献如文摘、题录、索引的分布状况,以及某学科的有关论文发表后被引用在期刊上的分布情况,也都发现了同样的规律。这一集中与分散的规律便构成了测定核心期刊的基础。
蔡蓉华研究馆员指出,核心期刊表在认定的过程中,采用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指标,如“被索量”、“被摘量”、“被引量”、“载文量”等。核心期刊的筛选工作,除了进行定量统计外,还延聘了具有较高水平的相关学科专家对初步认定的核心期刊表作了适当的调整,因此总体而言,它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但是由于指标本身以及统计方法的局限性,排序不可能完全准确,还会有某些重要刊物被遗漏;此外核心区与非核心区之间也没有绝对的分界点,这就决定了中文核心期刊表只能作为一种参考工具来使用。
那么,筛选鉴定核心期刊,其现实意义何在?目前核心期刊为学界基本认可的价值在于:它为文摘刊物选择文献源、图书馆选购期刊和为读者导读、教师研究生查找资料和选择读物提供了有利的帮助。
核心期刊是否也具备对刊物的学术质量和论文的学术水平进行评价的功能呢?蔡蓉华研究馆员认为,一般情况下,核心期刊里集中了较为优秀的期刊,应该说入选期刊的整体质量是较高的。而一种期刊的整体质量高,并不能说明每篇文章的质量都同等水平地高。因此,核心期刊不能作为论文学术水平高低的绝对评价尺度,而正确的态度是,应该把它作为一种参考工具,任何过分夸大核心期刊的作用,不恰当地使用核心期刊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另有研究者认为,某刊是否为某专业或学科的核心期刊,主要在于它是否集中刊载该学科的论文,从而成为该学科主要的文献信息源。由于受到期刊信息容量等因素的决定性影响,因而它并无直接的期刊学术质量和论文学术水平的评价效用。
对于核心期刊评价效用的曲解和误用,目前已经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核心期刊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学术权威的代称,谁要是在上边发了文章必定身价倍增。有的学校辅之以重奖,一篇核心期刊上的文章奖金从数百元至数千元不等,有的则在评价科研成果时量化为高分。《南通师范学院学报》的编辑部主任钱荣贵批评道,在许多人看来,现在做学问、写文章的终极目标似乎就是在所谓的“核心期刊”上发文,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上职称、拿津贴、跑课题等方面先人一招,至于文章能不能于世有用、于世有补,已全然无暇顾及了。然而,现实情况的另一面是,科研成果的评价对知识分子来说,不仅仅意味着物质利益,它还涉及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和社会认同的问题。因而,在目前这种评价机制下,要完全无视核心期刊的存在,也是很难的事情。
与此同时,还有一些学术期刊以“核心期刊”的名义作为揽财的幌子,热衷于出版“增刊”、“专辑”,借机向作者收取不菲的版面费。有关人士指出,核心期刊中也不乏“关系稿”、“人情稿”。许多编辑互相交流发稿,你在我的刊物上发,我在你的刊物上发,还有一些碍于情面不好不发的关系稿。这些现象都使得某些核心期刊的质量打了折扣。针对这种情况,《国际新闻界》的一位编辑告诉记者,推行匿名审稿制,可以较为有效地保证高质量的论文被遴选刊载。
核心期刊如何走出其评价效用的误区?冀此问引起学术界、期刊界的关注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