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名有“青年”二字。遥想当年唐弢与鲁迅交往,他是青年作家,因文笔酷似鲁迅,使用的笔名十分接近,第一次见面鲁迅就风趣地说:你写文章我挨骂。等到唐弢成了名,又扶植更年轻的作者。把这个奖项定位在“青年学者”身上,唐先生有知,定会感觉欣慰。
从评选结果看,青年俊才的涌出是真正令人欣喜的。一个学科如形成梯级的人才,这个学科便拥有发展的潜在力量。其中,京沪两地的学者略多,但还算具有地域的广泛性。这些青年学者聪慧、思路开阔,反应敏捷,学问的功底不差。中间杀出一位格非,说明若干年前提倡的作家“学者化”俨然结下了果实。
获奖论文富有原创精神,能站在学科前沿提出真正属于“中国”的问题。诠释鲁迅基本的词语概念,梳理鲁迅与传统心学之关系,视野阔大,有很大的启示性。从研究刘师培文学观的渊源,历数古典纯文学经验可以发生现代转化,到探求孙犁、赵树理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微妙变化,时间跨度的增大反映出本学科领域不断扩展的态势。宏观方面,包含“现代性”、“语言空间”诸新锐课题,探讨现代文学观念的生成史。作家重评不为哗众取宠,如鲁迅、孙犁、废名等,令人耳目一新。微观方面,注意对经典作品做新的解读,如《废名小说的时间与空间》、《细读穆旦〈诗八首〉》。这些论文从选题、思路、方法各有各的套路,包含各种类型,有传统并重视实证的,有中外文论贯通起来阐释的,有以逻辑性严密见长的,也有以艺术感觉锐敏取胜的。这无疑标示了学术研究风格多样发展的可能性。总之,在讲究严谨的学术规范的同时,这批获奖论文确实显示了青年学者开放的眼光,及良好的素质学养。虽然如果更严格要求,也能指出尚缺少大气的、深厚的、占据更高学术领地的论文,但已能足够预示他们以及学科的前景。
还应提到的是本次评奖力求体现的唐弢特色:所选论文与现实结合紧密,考虑知识的含量,注意运用资料,厚积薄发,历史分析和审美分析并重,文笔优美,少经院气。本次评奖便是为接续唐弢的这个传统而设的,相信一定会鼓励更多的青年学子下决心“把冷板凳坐热”——这是20年前我在一次讲演会上亲耳听唐先生说过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