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19岁,四川自贡人,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大一学生。从小学、初中开始发表作品。曾获新概念作文大赛第三届第四届一等奖。2001年出版个人作品集《爱与痛的边缘》。《幻城》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北大教授、博导曹文轩说读《幻城》“是一种喜悦与安慰”。他高度评价郭敬明的语言天赋,并说“读到《幻城》,终于有了一种安慰”。《幻城》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推出后受到青少年的热烈欢迎,上市月余,走势惊人,截至3月中旬已加印两次,印数达到28万册。《幻城》的热销引起媒体的极大兴趣,关于《幻城》和郭敬明的新闻迅速传播。以下是郭敬明的近期阅读。
那天我是在一个车站等车,外面下着雨,不大,但是我这人不喜欢雨,而且也不喜欢所谓文人在雨中所感受到的惆怅,于是我钻进旁边一家小书店,沿着书架漫无目的地看过去。然后看到了一个很不起眼的角落里的一本书,《像狗尾巴一样晃悠的青春》。谢天的。
其实这是一本太普通的书,普通到几乎不会让人注意到它。作者普通,封面普通,版式装帧都普通,而且印数太低,只有5000册,是我的书的印数的四十分之一,这也注定了不会有太多的人看到这本书。但是那个书的名字一下子就击中了我,一瞬间我仿佛看到自己曾经的青春,从脚下蜿蜒而过,所过之处无穷的芬芳,无穷的明亮,以及无法预计也无法回想的感伤。付钱,拿书,出门,上车。
“我的脑海里常常回想起那些夏日慵懒的黄昏。”这是小说的开篇,我记得自己也是这么喜欢用这种带着回忆色彩的笔法,一晃一晃地讲述自己的故事,或者别人的,无关紧要。作者从自己的高二开始,讲自己稚嫩的爱情,空虚的生活,大群的死党,没日没夜的牌局,冒泡的啤酒,性,叛逆,顺从,以及最后的分离遗忘和难过。
作者的叙事技巧不能说高超,正如他自己在后记里说的那样,他说这个小说有太多让人不满意的地方,可是作者的叙事是流畅的,带着明亮的青春色泽的,这是让我喜欢这本书的最大的原因。相对石康而言,谢天的这本书没有那么多黑色的东西,没那么多绝望,即使是分离或者失落在作者的笔下也始终有种淡然但恒定的光芒,这是作者笔下清澈的东西,如同我们的青春一样,是道明媚的忧伤。
也许是看了太多的阴郁的东西,比如以前在高二的时候看安妮宝贝,看杜拉斯,现在突然觉得还是明亮点的东西好,那种忧伤如同阳光一样,清亮,可是会在你的心里一直一直难过下去。但是这种难过又不痛,只是偶尔让你的心抽搐一下,如同睡梦中不经意的仓皇。
作者是个喜欢回忆的人,如我一样,我总是喜欢站在自己一路来过的痕迹面前,细细端详自己曾经青葱的年华。作者对过去一直是一种感怀的心情,如同看着自己喜欢的东西渐渐消失但是却无力挽回,如同站在河的对岸看着彼岸的烟火终究熄灭,那些曾经的灿烂曾经的红颜都作烟云散,留下伤感,在原地一年一年地游荡。
“过去的零零碎碎,过去的点点滴滴,突然间变得毫无意义。我身不由己要和一切挥手告别了,多么不可思议!
再见了,我的小狗尾巴儿;再见了,我的红鼻头儿;再见了,我的小意思;再见了,我的过去。
多可笑,我说着再见,其实我知道,我们会再不相见。”
这段时间我喜欢阅读京腔的东西,我喜欢那种直白里所显露出来的忧伤,喜欢那些幽默背后隐藏的绝望,我觉得一切的悲剧都要用喜剧的形式才能表达最惨烈的效果,所以我喜欢这种看上去似乎特痞子的腔调。尽管谢天的文章没有王朔的京腔那么浓,但是我依然感觉得到那些直白的对话背后隐藏的忧伤或者绝顶的幽默,很多时候我都是在不经意间就突然笑起来,然后笑完了呆在那里,心里有空荡荡的难过,如同旷野上倏忽而过的风。我看着谢天笔下的青春,如同观望着一部粗糙但是真诚的电影,看着那些熟悉的生活,比如毕业会考,作弊,打牌,泡妞,游荡,这些似乎穿插在每个人学生时代的东西在谢天笔下不断地喷涌出来,让我觉得幸福,或者疼痛。
因为我突然发现自己老了,我是在用一种羡慕和回忆的眼光去看待那些青春时光,无忧岁月,忘记了自己也是个孩子,也是个未满20的大一学生。我也一样在经历他笔下的故事,我活在自己和别人的故事里,真诚地流着我真诚的眼泪。而我什么时候忘记自己还是个年轻的人了呢?
我为谢天笔下的一些细节心疼和难过,比如主人公的女友怀孕了,但是他们还是学生,注定不能生下孩子,他的女朋友小文很坚强,没有说什么,决定打掉,但是在那一天还是认真地翻了字典想给孩子起个名字。
“睡觉前,小文拉过我的手,放在她光滑柔软的小腹上,过了片刻,又让我把脸贴了上去。我什么也听不见,除了听到她的心疼。”
这样的青春总让人难过,因为又明亮又奢侈,可是最后依然无尽的伤怀。
我记得作者在后记里说他喜欢《麦田里的守望者》,我记得自己在高中的时候也一直看,每天晚上拿起来然后随便翻开一页就开始看。然后在无意中就睡去,手中的书跌落下来,风吹动书页,哗啦啦地涌动进我的梦里面。梦里花落知多少。
让我用《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最后一句话来结束这篇不是书评的书评。“你千万别跟任何人谈任何事情。只要你一谈起,就会想念起每一个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