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也说稿费

2003-04-30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魏雅华先生算了个稿费账(见《文汇读书周报》2003.3.14魏文):20多年前,月薪拿50元上下的,现在差不多可拿1000-1500元,上涨20-30倍,同期国民生产总值也上涨了20多倍。只有稿费,千字从10元涨到30-50元,上涨了3-5倍,仅为工资涨幅的1/6。

同样的比较还可举一些。比如,拿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相关生活的物价、工资、稿费与今天的物价、工资、稿费比。邓云乡先生有《六十年前北京人生活杂述》一文,对此有所记载。那时一碗馄饨5个铜子,一个麻酱烧饼3个铜子,以一碗馄饨两个烧饼为一顿小吃,一餐只须11个铜子,合0.02元。同期稿费一般是千字2元,如此则千字一文的稿费(下均按千字计篇),可吃小餐100顿。今同样的小餐,馄饨1元一碗,烧饼5毛一个,一稿稿费就只可吃25顿了。那时猪肉30个铜子1斤,一稿稿费可买33斤,今则猪肉5元1斤,一稿稿费只能买10斤。那时住房,5、6元钱的月租金,可租到很体面的三间厢房,有三篇稿子稿费即够。今三环以内,租一室一厅一套房,月租金差不多得1000-1200元,凭稿费得写20多篇文章。那时的坐车,从东单到西单,坐人力车往返30个铜子,就是说,一篇文章稿费可坐14回,今打的往返20元,一文稿费坐不了三回。又据顾颉刚等先生回忆,二三十年代的顶尖级文艺演出,如杨小楼、梅兰芳的戏票,也只是2元,一文稿费足矣。今则顶尖的京戏票800元,普通票也120元,而腕级歌星演出门票上千元的很平常,这拿稿费怎么比呢。甚至一篇文章的稿费,不够看一场电影的门票,像进口大片。

再如工资,二三十年代,一般职员月薪也就二三十元,等于15篇文章的稿费。今一般职员(公务员和企业白领等),月薪大体在1500元左右,要等于30篇文章的稿费了。那时顶尖级教授,即名校的部聘教授,在全国是有数的几位,月薪500元,抵250篇文章的稿费,今顶尖教授,即一些名校的特聘教授,月津贴在1.5-3万元者并不少见,就按1.5万元计,可抵3000篇文章的稿费。

今日文章就真的这样不值钱了吗?似乎不是。你看,现在的取学位、评高职、当名学者,哪一样不是靠文章说话,仅凭一二篇像样不像样的文章就当上教授者又何止千百!这真是个蹊跷的事情。不值钱的文章,偏能造就特别值钱的学者、教授和名流,重形式而轻成果,这世界的事真有点说不明白。

鲁迅说:“中国最不值钱的是工人的体力了,其次是咱们的所谓文章”(《并非闲话》三),据《知堂回忆录》,鲁迅在20年代的稿酬是千字10元。那时煤矿工人日工资是10个铜子,可知其时鲁迅一文的稿酬,可抵住30个煤矿工人一月的工资。鲁迅的愤然是由达官显贵而发的。拿鲁迅的话放到今天,可以说才是最相宜的,时下有些打工仔也就是四五百元一个月,写稿人一月发10篇稿就算不错了,稿费正好可抵一个打工仔,这真是难兄难弟“最不值钱”的一对儿。当然,在实际执行上,有些报刊给的稿酬可能较规定标准要高一些,与他业相较,仍不可同日而语。

稿费,该是个值得一议的事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