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时报》6月8日发表蔡明烨的文章说,“伦敦评论书店”的构想源自《伦敦书评》(London Review of Books)双月刊的经验:过去5年来,这份以评论文学、政治性书籍为诉求的刊物,读者数量由7500人快速增至42000人,显示出对智性出版品的市场需求。这群读者也呈现了一些和一般大众不同的特质,例如他们的品味很少受到各种畅销书排行榜的左右,对他们来说,有关《尤利西斯》的诸般解析,可能永远都比帕森斯(Tony Parsons)目前大受欢迎的小说,或者任何名厨的食谱更加有趣。尤其是这群人的购书胃口奇大,平均一年买上50本书左右,可见商机无穷。
认准了此一市场的潜力,《伦敦书评》出版人史拜斯(Nicholas Spice)和曾在“水石”(Waterstone's)连锁书店工作的史帝威(Andrew Stilwell),终于决定携手合作。他们指出:“伦敦评论书店”的服务对象,主要是阅读品味相当个人化的知识分子型读者,因此他们扬弃传统大批订书的方式,每一本书的库存都只有少数几本,而且店里也不会贩卖咖啡、食品或杂志,因为书本才是惟一的焦点。
那么,这家店里卖的又都是些什么书呢?正如史帝威在书店的开幕晚宴中所表示的,藉着他们所“有的”和“没有的”,同时展现了“伦敦评论书店”的性格。举例来说,这家店里设有40柜哲学书籍、48柜批判理论,以及相当可观的诗,相较之下,传记的分量反而不太显著,而且在这里没有歌星罗比·威廉斯(Robbie Williams)热卖中的《某人某日》(Somebody Someday),倒是会有黑人精神科医生兼作家芳南(Fritz Fanon)和女摄影家莫多堤(Tina Modotti)的生平;此外,在这里找不到一般书店随处可见的园艺专柜,却能找到有关兰花培植的研究心得;店里不卖童书,却会有畅谈儿童文学史的专著;店里不卖食谱,可是会有形形色色关于美食的写作;没有教你如何自救(self-help)的书,可是却有不少对于认知科学的介绍!
作者说,在波涛汹涌的商业机制中,“伦敦评论书店”的经营策略将会出奇制胜,抑或惨遭滑铁卢?英国书店业者和爱书人,莫不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