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永恒的忧思

2003-06-25 来源:中华读书报 桑永海 我有话说
《浪游者的夜歌》是歌德的一首小诗。从这首小诗的诞生,到诗人几次登山去看自己的题壁,这过程本身就很耐人寻味。

1780年,31岁的歌德正值盛年,在魏玛,他兼任枢密顾问等要职已经5年了。这位当年“狂飚突进运动”的主将,在处理政务上也表现了他的天才,而且身居豪宅别墅,生活优裕,似乎他应当满足了。但此时,难解的矛盾纷纭复杂,一个有着丰富精神生活的人,却要扮演双重角色,戴上假面具,闹得他心烦意乱,形容憔悴,灰心而冷漠。歌德希望摆脱这样的处境,找回心灵的自由。这年9月6日,他到图林根森林出游,登上了吉息尔汉山顶,投身于山林寂静的怀抱。暮色苍茫中,在山顶一个枞树掩映的小木屋里,他用铅笔在板壁上题下了这首小诗:

群峰 一片沉寂, 树梢 微风敛迹。 林中 栖鸟缄默, 稍待 你也安息!      (钱春绮译)

过了33年,1813年8月,已届晚年的歌德在64岁生日的第2天,旧地重游,他将题壁诗重新描过,加深了笔迹。又过18年,歌德82岁了,生前最后一个生日的前夕,他又登上这个山顶,小木屋还在那里,几乎给树木遮住了,有一道台阶通向小屋。他不要别人搀扶登了上去,找到了那首51年前题写的小诗。他凝然默立,感慨无穷,自言自语道:“稍待,你也安息!”说完,?泪下山。次年春天,果然逝去。他活了83岁。

年轻时第一次读到钱春绮译《德国诗选》,我就被歌德这段真实的人与诗的故事感动了。而且这种感动历久弥深。它让我看到一个伟大的灵魂是怎样以不知疲倦的思索一次次叩问死亡之谜的大门。歌德直面的是数千年来人类文明史上永恒的忧思。“要是一个人学会了思索,不管他的思想对象是什么,他总是在想着自己的死。”这是大文豪托尔斯泰说过的一句话。而且思想史和文化史告诉我们,恰恰是那些人类的文化精英,那些硕大的酷爱思想的头颅,毫无例外地都被死亡这个问题困扰过。这绝非是否怕死的问题,而是对人类终极问题的哲学关怀。正像陆游晚年数次步入沈园,是为了凭吊他的爱情,也是为了凭吊他已逝的韶光,归根结底是对往昔的留恋,是对生命的惋叹。歌德这位文化巨人三次走进山顶木屋,是为了心里那一团永恒的忧思,也同样是对永远逝去的年华的追悼。对死亡的惧怕和无奈,其实质还是对热情的渴望,对生活的憧憬,对生命的留恋。歌德其人其诗真实的故事,生动地表述了这种人类共有的情思。

在写了这首小诗44年后一个夏日的傍晚,歌德约秘书爱克曼走上魏玛的山岗,眺望白桦林和如茵的芳草地,归来时看到了落日,他高兴地说:“到了75岁,人总不免想到死。不过,我对此处之泰然,因为我深信,人类精神是不朽的,它就是太阳,用肉眼来看,它像是落下去了,而实际上永远不落,永远不停地在照耀着。”(朱光潜译《歌德谈话录》第41-43页)这番话,可以看作这首小诗最好的注脚了。

其实,读歌德越多你越会感到,“稍待,你也安息!”那只是歌德对生命必然归宿的一个无奈的浩叹。而他真正在生命结束时说的那句话,应当是浮士德在自己的生命即将结束时,面对正在逝去的瞬间,说出的那句震烁千秋的话:“瞬间啊,停留一下吧,你是那样美!”这句话,这个情节,是歌德逝世前一年(也就是他最后一次上山看题壁诗那一年),在完成巨著《浮士德》第二卷时写下的。浮士德即歌德,歌德即浮士德。这句话,可以看作是这首小诗最好的话外音了。

从弱冠之年到现在,我读这首小诗及其“本事”40多年了。年岁不同,感悟自是不同。是的,“稍待,你也安息!”我们每一个人早晚都会有这么一天。所不同者只有一点:你是怎样和时间打交道的?或者换句话说:时间在你手里的时候,质量如何?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