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看不见的墙

2003-07-30 来源:中华读书报 祝勇 我有话说
玻璃曾经是紫禁城最华贵的建筑构件。

西方使者最初把玻璃进献给康熙爷的时候,这位高傲的皇帝露出了惊异的神色。显然,他无法理解一件坚硬的物体如何能够不遮蔽任何光线,或者说,除了空气和流水,不遮蔽光线的事物缘何有着如此坚硬的外形。康熙用手握住它,清凉似水,但他不能融化它,它不是冰。三百多年前,玻璃比珠宝更加罕见。到了乾隆时代,这种情况依旧没有改变。《记事录》中记载了乾隆四十九年(公元一七八四年)玻璃的价格:“四德裁裂玻璃(长八尺三寸,宽五尺一寸)价赔六百二十二两二钱九分三厘。”六百两纹银,在当时可买下一座很好的宅子。

颠簸的海船与漫长的古道标定了玻璃的价格。在东西方交通的迢迢路途上,玻璃无疑是最难运输的物品。几乎所有的道路都是它的敌人,都可使它粉身碎骨。这一点颇像瓷器。比纸还薄的官窑瓷器,怎么能毫发无损地出现在西方贵族的客厅里?

车船里满载的玻璃,到达北京时可能只残留几块。那么这几块玻璃就要承担起全部玻璃的价格。这是贸易中的守恒定律。物品不在了,但它们的价格没有消失,并且全部追加在幸存者身上。如同一场战役之后,牺牲者将荣誉叠加于生还者,使凯旋的士兵耀升为将军。

玻璃的价值连城从根本上当然还是取决于它在大清帝国的稀有,它的价格使帝王都望而却步。对于黄金和珠宝,他都从未表现出这样的吝啬。因而它最初仅出现于皇帝的书房。除了玻璃,高丽纸是最昂贵的窗纸。西洋画家郎世宁在宫廷作画时,用高丽纸糊窗,已是皇帝恩赐他的最高待遇。

神秘的玻璃,它隔得住寒风却不阻挡天光。如果在宫殿营建之前它就出现,它也许能改变宫殿的结构,比如它的门窗比例,以及采光角度。至少在门窗木鬲扇上,毋须出现那么细密的菱花。优雅茂盛的花纹,迷离如同锦缎,一只角叶的脱落可能使整扇窗格变形。花格的密度显然是为了防止北方的寒风会吹破脆弱的窗纸,但它们同时谢绝了阳光。在炫目的图案背后,宫室幽黯阴郁。诡计、权谋、刺客……纷纷埋伏在宫室的重帘之中,华丽宫室的内部,让人从身心深处生出苔藓。

玻璃是无须描绘的,因为我们看不见它——它作用于我们的触觉而非视觉,它是那种看上去并不存在,然而一旦依赖就难以离开的事物,仿佛某种信仰;没有任何色彩的玻璃,显然是斑斓的宫殿里的异端,但这个异端因其正投皇帝所好而被视为珍宝,每个人都倍加小心地对待。重帘打开,花草在宫室内部生长,温室效应使室内春意融融,即使在夜晚,皇帝也能对窗外明察秋毫……许多事物的改变,与看不见的玻璃有关,当然这种改变还不够大,西方工业文明的产物并没有使东方帝国皇帝的思维向前迈进一步,他的周围到处是摸得着却看不见的阻隔。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