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文学、军事题材……关于此类题材的文学作品到底如何界定,说法不一。有评论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军事文学作品,必须与战争密切相关。具体来说,战争题材小说明显的特征就是描写战争生活,是以战争过程为载体,反映战争中人的命运、情感、道德、行为、意志的小说。
稍作回顾可以发现,以20世纪70年代末为起点至今的战争题材小说,走过的是个马鞍形的发展道路:80年代中前期处于高点,80年代末开始走向低谷,90年代中期又逐渐攀升。特别是近年来出版的战争小说中不乏优秀之作,朱苏进的《炮群》、柳建伟的《突出重围》、朱秀海的《穿越死亡》、裘山山的《我在天堂等你》、姜安的《走出硝烟的女神》、项小米的《英雄无语》等,已经在文坛上产生了很大影响。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战争小说”,包括莫言的《战友重逢》、尤凤伟的《生命通道》、邓一光的《远离稼穑》、阎连科的《穿越》、朱苏进的《清晰度》5本,这些作品在中国当代战争小说中也许不是最具代表性的,但书中体现的战争小说创作观,却提供了一种检视中国当代战争小说写作实况的文本。
解放军出版社总编室主任徐贵祥谈到,近几年战争题材的长篇小说大致有三方面内容:一是描写现代化背景下的战争,目光关注高科技,如《突出重围》、《仰角》;二是挖掘传统,比如《孙武》;三是表现中国革命战争题材的小说,比如《历史的天空》、《亮剑》。这些作品有的曾荣获“五个一工程”奖,有的被改编成影视,并产生了巨大反响。不过,总体看来,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曾是中国文学主体的军事文学,在多媒体时代已经变成多元之一。
网络战争、科幻战争、虚拟战争,这些新鲜的背景为当代战争小说提供了生存价值和生存土壤。技术革命推动了信息和网络的发展,它必然引发战术、战役和战略的一系列巨变。新一轮军事战争题材的写作,几乎都以新军事革命浪潮为背景,改变了沿袭了几十年的战争题材写作路数,为军事题材的作品争取读者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因此,新的战争题材小说必须跟时代紧密接轨,满足人们对战争的了解和需求,传递现代战争的信息,融入新的战争思想。
在谈到当今战争题材小说创作时,徐贵祥认为新老作家都应该进入反思、充电阶段。目前,创作队伍在很多方面准备不充分,好多小说功力不足,作家不了解现在进行的是什么方式的战争,仓促上阵,捉襟见肘。而再用传统的目光看待高科技战争,只会出洋相。徐贵祥强调,从事战争题材小说创作的作家,应该读一点兵书。他说:“文学源于生活,对生活完全陌生是不可能有创作源泉的。读一点世界军事变革时期的最新理论,领略战术思想,了解最新战争是什么模式、什么战术,战争小说才可能有新的突破。”
文学评论家张柠认为,以前的战争题材小说一般有两种写法。一种是将战争作为背景,通过战争反映出人和历史的悲剧命运,像《战争与和平》,是历史思维压倒了战壕思维。另一种是直接描写战争的场景,通过牺牲,表现出战争的残酷和英雄气概,像《红日》,是战壕思维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当今战争题材的小说已经突破了这两种模式,但要形成另一些新模式尚需时日,所以不好归纳。比如,石钟山的长篇小说《军歌嘹亮》的特点是,战壕思维在现实生活中的遭遇。
从长征、抗战、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到上世纪80年代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在小说的叙事中英雄辈出,这些英雄成了我们时代的表征,成了不同时代最可感知的里程碑。评论家孟繁华指出,通过对革命战争题材和反映当下军人生活作品的比较,我们会发现其作者的差别:前者或是革命战争的亲历者,或是革命英雄文化的认同者。这些故事和人物都是透明的、单纯的、健康而生机勃勃的。因此,那是没有焦虑的一代军旅作家。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英雄文化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革命者向职业军人转换的时代,如何塑造英雄、特别是如何塑造和军队、和战争相关的英雄,构成了军旅作家正在承担的“英雄文化”的现代焦虑。在没有战争和不需要“解放”的今天,军人的解放者的身份已逐渐被职业军人的身份所替代,军旅作家自然也面临新的创作选择。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董保存在分析目前战争题材小说创作后劲不足时,认为原因之一是创作队伍的建设。刘白羽等一批经历过战争的作家已退出创作,新中国建立以后出生的作家对战争有自己的认识,但也存在明显的缺陷:一是文化底蕴不足。有些小说素材不错,但作者缺乏精品意识。二是很多人去搞影视创作,有的去写其他题材,仍有意写作战争题材的作家也感到茫然迷惑,不知道该怎么去写。董保存说:“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长篇小说创作,需要作者的才气,敏锐的眼力和各种各样的准备。”
针对战争小说创作面临的变化,一些作家试图从军事演习、抗洪救灾等角度切入军营生活,勾勒现代军营内的英雄形象。但沙场征战才是军人的理想价值所在,缺乏具有历史纵深感的战争题材小说的创作,军事文学这一领域是很难支撑起来的。
战争题材的小说不能淡忘战争,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战争题材小说是不是该退出今天的创作?对此,军旅作家周政保十分坚定地认为,战争题材是一个创造大作品的领域,一个产生精品佳作的领域,一个可以激励作家心弦的领域。无论站在怎样的位置上审视,我们都可以感受到战争题材小说创作的无限宽阔的前景。
文学史上很多战争名著是在战争之后创作的,由于经历了历史的甄别和时间的过滤,作者选择的素材更有典型性和含金量。以二战作背景,苏联的战争文学就出现过《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一个人的遭遇》、《解放》和《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等,它们表现出了不同的描写角度和对战争的理解,显然,不同作者对战争的理解和反映是不同的。对中国当代作家来说,必须站在今天的时代高度全方位地审视战争素材,高视角、超时空地拉开战争的历史纵深面,从而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完美对接与沟通。孟繁华认为,军旅作家对战争题材,特别是正面描写战争,应怀有热情和期待,因为只有战争文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军人文学,才能构成对军旅作家想像力和表现力的真正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