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日本人的自画像

2003-08-20 来源:中华读书报 王晓平 我有话说
在第三国的人看来,同居岛国的日本人和英国人都颇具绅士风度,但如果真是日本人和英国人碰到一起,就会发现两种绅士风度有异。比如说日本人吃面条的时候,爱吸溜着面条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听着那声音自己就有越吃越美越吃越香的感觉,别人听到这吸溜声或许还有分享他可口快感的意思。但要是英国绅士在一边听了,就会觉得这日本绅士还不够“绅士”。反过来说,日本人施礼时的恭敬与不苟,又非英国绅士所能及。在第三国的人看来,同在亚洲的日本人和中国人都使筷子吃饭,但如果稍微注意一下就会发现,中国人的筷子长而日本人的筷子短,中国人的筷子两头一边粗而日本人的筷子一头粗一头细。专家说这里面大有说道。日本人都是自己吃自己那一份,所以用不着长筷子,再说日本人自古以来就是多吃鱼而少吃肉,而鱼靠刺儿的肉是最香的,就得要那细细的筷子头去挑,可以吃它个一点儿不浪费。

在这些看得见的举止做派和生活习惯差异的背后,就是无形的心理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再说举止做派的差异容易看出来,而那思考问题模式的差异,就需要长期接触和反复琢磨了,至少要有两种以上的文化体验才能说清楚。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个人都可以看成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当他和另一种文化的载体接触的时候,也就是他的文化比较活动的开始,就应该把它们都归到比较文化这个圈子里。

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出现的大量日本论,首先就是日本人结束闭关锁国生涯之后,与各种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接触后反观自身的产物。这些日本论,可以说就是日本人的自画像。

日本论又分日本文化论和日本人论等几类,日本人论就是日本人的国民性论。日本究竟出过多少这样的评论和随笔,恐怕谁也说不清。作者有文化研究者、各类专家、作家,也有名不见经传的撰稿人。1996年大空社将明治维新至1945年出版的专门探讨国民性的日本人论的名著影印再版,收进了42种书。是由南博(1924-)编选的。南博自己就写过《日本人的心理》、《日本人的艺术与文化》、《日本人论的系谱》、《日本的自我》等等有关日本人论的书。特别是他的《日本人论——从明治到今天》,把从自然风土、历史观点、日本人的特殊心理分析、问卷调查、传播文化等各种角度写的日本论,都大大梳理了一番,可以算是日本人自画像博览。

一个人怎么画自己,就说明他怎么认识自己和表现自己,当然可以看出他的品性,而爱不爱给自己画像本身,其实也是一种品性。日本很多人觉察到,再没有像日本人这样爱谈论自己的文化、自己的国民性的民族了。他们常常把阶级、阶层、性别、年龄的差别放在一边,专门笼而统之地谈论所谓国民性问题。南博从这些日本论中看出了两个特征。一个是日本人大多数对与人的关系很敏感,不是主张自我而是容易采取“对方本位”的态度。俗话说“枪打出头鸟”,不违心而言的人、将自己信念贯穿到底的人,在日本人里是凤毛麟角的。第二,日本人不仅对自己人之间的关系显示出敏感性,而且在对外国人的关系上,“和外国人相比日本人如何如何”的比较意识也很强烈。可以说这不是个人意识过剩,而是国民的“本国意识过剩”,与外国人较少谈论本国国民性相比,日本人写出那么多日本论本身,就反映了日本人的国民性。

南博这段话当然有道理,但是要加些注释才好读。他所说的外国人自然主要是指欧洲人美国人。日本人论大体承担了两种职能,在对欧美文化穷追猛赶的过程中,一是不断发现与分析大到社会结构小到个人心理的冲突与不适应,以求自我应对方略;一是奋力发掘与反复陈述固有文化的价值,向强势文化显示自己的独特性,以求对外独立不迁。两种职能又常常密不可分。早年梅棹忠夫写的《何谓日本》,针对近代日本文明是欧洲文明的翻版、或者日本是步欧洲文明之后尘而进入近代文明的看法,强调在这个地球上的日本文明,是一个完全独立于西方文明之外具有独特性质的文明,宣称即使没有外部条件,日本若沿着自己独立的轨道行进的话,也是照样可以实现近代化的。这是在经济高度发展时期代表性的日本文化论,大有踌躇满志、一腔自信的味道。诚然,明治维新不是空中楼阁,江户末年在文化普及等方面已经超过了当时的中国;然而,梅棹忠夫为了抬高“日本文明”的独特性而作的“即使如何”的假定,不仅抹杀了“外部条件”,而且也贬低了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社会的深刻变革,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割掉封建土地制度与军部战争势力两大毒瘤的意义。

20世纪90年代初,在对日本式经营与日本型的官民协调体制的赞美还不绝于耳的时候,土界屋太一撰写的《何谓日本》则提醒人们:经济只不过是一个国家或者国民实现自身理想的一个手段,从长远的历史眼光来看,现在日本的繁荣只不过是长期积累的日本文化一瞬的浅淡的光辉。他一方面提醒日本人不要沉醉在经济繁荣的赞辞中,一方面又竭力在所谓“世界文化地图”中描绘出日本文化的独占的位置。在这张图上,可以说世界有四个“文化大陆”,那就是欧罗巴基督教文化圈、中东伊斯兰文化圈、印度文化圈、东亚中华文化圈,新大陆南北美则是欧罗巴基督教文化圈的衍生地。那么日本呢?他说,具有哪个“文化大陆”都不归属的独立文化,他把日本称为第五“文化亚大陆”。比较文明研究者伊东俊太郎说得更具体些,他提出的日本文明论,说日本文明是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种文化这一特殊条件下既保存了拥有的集团原理传统特质,又在大众消费、信息社会化、阶层流动化、小家庭化、高等教育大众化诸点上,更接近美国文明类型的特异文明。不难看出,他也是一方面强调日本文明与美国文明的接近,另一方面突出强调的还是它的特异性。

从梅棹忠夫的《何谓日本》到土界屋太一的《何谓日本》这两部代表性的日本人论,就不难看出,它们的参照对象主要是欧美文化,其中特别是美国文化。许多著述一面猛力挥舞着日本文化独特性的大旗,一面不停地对自己猛敲警钟。

日本人的自画像一直处在动态的变换之中。读这些日本人论,可以说就是看日本社会思潮的晴雨表。

日本人在画自己,也非常在意外头的人怎么画日本人。那些由外国人写的日本论,就可以说是日本人的他画像了。远的不说,90年代以来,美国学者写的《日本:权力结构之谜》(1990),英国学者写的《太阳也西沉》(1990)等等,都很快被介绍到日本来,往往一销就是数万册甚至更多。这种在意,正是日本人“本国意识”向外的延伸。在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各种外国人写的日本论,包括对日本文化提出批评的论著,在日本翻译介绍不少,而在经济增长放缓的时候,那些批评之声便被日本人自己夸耀日本文化独特贡献的声音所掩盖,但就是这样的时候,仍不乏深思覃训的学者。

当年文化人类学者中根千枝提出日本人的纵向结构(简言之就是重视纵向的上下关系而轻视横向的左右关系)的问题,为历来看做封建主义东西的“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制”(按资历晋升)找出社会心理依据,曾经获得学界、经济界与企业人士的热烈喝彩。由于几十年的学术贡献,她还曾荣获日本政府授予的“文化功劳者”称号。今天,日本仍然是以“终身雇佣制”与“年功序列制”为主流,但据报道,由于竞争加剧,已经出现了按业绩颁发奖金的中小企业,雇佣制度也开始多样化。甚至出现年轻的政治家,把改变“年功序列制”作为振兴日本经济的药方开了出来。

在这个越来越显得狭小的世界,让我们更多地关注我们的东邻吧,关注他们投过来的目光,也关注他们观察自己的目光。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