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的这些软肋恰恰却是平面印刷媒体的优势。所以,广播电视栏目近来频频借助平面印刷媒介的外力帮他们解穴,就像这本收录了《新闻纵横》去年节目稿件的《问题》(南海出版公司出版)一样,既满足了受众接收信息的习惯,又让广播电视和平面媒体一起兼收了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这是一个三赢的局面。
过去《新闻纵横》把节目的评判权交给听众,现在又多了读者。“读”《新闻纵横》,没有了声音的渲染,很容易让人拿它与纸质媒体的文字报道做比较。这时候,《新闻纵横》具有的一种不同于文字报道的独特表达方式,会很清晰地浮现出来。报刊上的深度报道,记者可以隐藏在文字后面;然而在《新闻纵横》里,记者往往走到前台,是报道中一个必不可少的“角色”。《新闻纵横》报道的不是一个事件、一种现象单纯的发生、发展过程,而是记者对这个事件、这种现象进行调查的过程。我们听到记者隐秘身份在现场与被调查者机智对话甚至卧底获取证据,听到记者用尖锐的提问追问当事人深入事实,听到记者与被访者平等真诚交流直达内心,听到记者与专家学者深入探讨分析成因、展望方向。《新闻纵横》展示的,不是单独的黑幕,不是单独的真相,而是记者如何利用各种手段一层层揭开黑幕,一步步把真相引到听众面前。这种“记者成为节目元素、层层剥笋”的话语形式,构筑了《新闻纵横》个性化的传播品质。
我一直坚定地认为,一个好的职业记者或者编辑应当具备极强烈的传播欲。触摸到新闻,生起点滴感受,闪过一道思想,都应该像见到自己的梦中情人一般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紧紧抓住他,带她到人前炫耀,并且是把她最美丽最动人最个性的一面展现给大家。然而,现实是,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只有一部分最终能传达给广大听众,还有相当一部分有价值的东西没能出现在《新闻纵横》的节目里。这对于不吐不快的好记者来说,最郁闷的事莫过于此!现在《问题》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每篇播出稿件后面都配有“记者手记”,让那些台前幕后有价值的东西不至于烂在肚里。
另外,节目稿件和记者手记的合力也让一些新闻同行走了一条捷径,能够直接得到某些值得借鉴的经验教训,同时跌宕起伏的细节也使这本书的读者生出许多看小说才有的“拍案惊奇”。
正如这本书的书名,全书为我们列出了“中国社会转型期的问题清单”。令人欣慰的是,《新闻纵横》的这些报道并不是纯粹的“打倒什么”,或者“给谁出了一口什么样的气”,而是力图对一系列社会问题探究成因,求解对策,寻找方向,达到制度层面的建设目的。书里两位评论家童大焕和潘多拉为每篇报道配写的评论更是立足报道的事件和现象,在思想领域寻求更大的提升和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