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读书与笔记:一套不平常的儿童读物

2003-09-10 来源:中华读书报 骆晓戈 我有话说
——一本好书对一个人一生都有很大的影响,有的人一辈子专会读好书,从读书中汲取知识、智慧和快乐。而且一个人除了读文学经典名著之外,应该读一些自然科学类的读物,这样才会让自己的视野开阔,让自己变成一个十分有智慧的人,当你的视野开阔了你的想象和创造的空间也就大了。

——我曾经听说这样的事情:某些家长有一些家教误区,他们认为只要孩子的作文能够得高分,尽可造假。造假所造成的后果是儿童“失语”,学生动笔写作的时候不再写自己真心的话,不再会用我笔我心。

——有人认为启蒙读物不必太求精,等孩子年龄大一些后自然会接触经典文学作品,刚刚启蒙的时候似乎只要有一些类似简易的识字卡片的读本就可以了。我们不是这样认为的。现在教育部门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在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我想,从一开始学习语文就接触经典文学作品就和婴儿一出生就食用优质奶粉是一个道理,语文的学习,尤其母语的学习是对一个人一生成长的影响,她的作用和奶粉一样,是重要的精神食粮。常言道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耳濡目染”十分重要,读一首什么样的歌谣、古诗,散文和故事,常常会有一种潜移默化的美的文化的熏陶。

这一些想法也就构成了我们编写这一套《新概念语文丛书》的初衷。

新概念语文丛书的编者都是大中小学的教师或者曾经担任教师工作的文学家,多年从事语文教学或儿童文学创作,他们熟悉儿童,尊重儿童的思维特点,在做课文的阅读提示时,尽量做到联想自由,广博包容,生动有趣。同时遵循我们汉文化的优良传统,希望通过阅读使儿童学习如何做人,注重以文章陶冶自身情操;健康、真实、善良、美好,生动、活泼,我们希望经过挑选的每一篇课文,对于每一个小读者从小便开始的世界观的形成起到积极有益的作用;这一套《新概念语文丛书》具体有以下特点:

注重汉语言的语感培养,一般选文要选经典作品,注重作品和作者生平的沟通,注重书本与儿童生活感受的沟通,让小读者体会到好文章是真情实感的真实流露,就像最好看的花是有生命的鲜花而不是塑料制成的假花一个道理。

这一套丛书不是平常正规的开本,而是采用了一种异型的开本,使这套丛书成了读书与笔记的结合,看看书的样本,你不难发现,在正文的一侧留出来的空白处比较多,而且这些空白处是笔记本的格式,便于儿童一边阅读一边随时在旁边做笔记,写眉批,或者画画插图,或者续写故事,这种留白,正是编者独具匠心的安排——尊重儿童,让孩子在阅读中产生思想的火花。

注重阅读兴趣和想象力的培养,最具体的做法是注意在阅读提示、点评、指导中注重小读者观察生活,从实践中积累知识,学会动手——按书中的提示做一做,学会动嘴——将书中的故事讲一讲;学会写写画画说说唱唱——按书中的文章触类旁通;……总之,我们力求打通书本知识与日常生活与大自然的隔膜,以及学科之间的隔膜,让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这一套丛书的读者是小学生,基本按照小学1-6年级的程度安排了六册,每个年级一册。一、二册照顾到小学低年级同学的阅读方便,采用全文注音,其余册为文字读本。几乎在每一册都安排了阅读活动,有的单元安排猜谜语,有的单元的文章可以排演课本剧或者化妆晚会。这样的阅读,并且渐渐养成习惯,阅读就会像我们吃饭和游戏一样变得十分愉快了。

文学大师的作品最容易和儿童的“赤子之心”相通,我们应该充分相信儿童的感受能力。同时我们坚信,只有让孩子从小在原创性强的文学经典作品所营造的氛围中,从孩子记忆力最佳的幼年时代起,就与各路大师生活在一起,我们各位编者像一群含泥筑巢的燕子,希望为孩子构建一个中外大师原创文学作品组成的“精神花园”,让孩子们从人生识字的起步处便感受第一流的文化品味,就站在人类众多原创性语言巨人的肩膀上,明天会更好,这正是我们所希望的。

(《新概念语文丛书》,湖南少儿出版社)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