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黄河十四走》,我们得以饱览流传于黄河流域的民间艺术的多样与风采,历史得以把这些在不断流变中、随时面临着湮灭的艺术保存下来。这些民间艺术,属于漫长的农耕时代的产物,反映了农耕时代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观念,在静默无言的艺术形态掩盖下面,却震响着来自社会下层的声音。君不见中外的哲人们都说过意思大致相同的话:在民众的艺术中,会产生出福楼拜、普希金。这整整坚持了4年的田野调查和十几年后才终于艰难出版的制作精美的考察报告,显示出了考察者学术眼光的阔远和艺术事业的执着。
杨先让们的实地民间艺术调查才过去了十几年,但他们用纸笔和摄影等手段,记录下的这一批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民间艺术作品和品种,有的今天已不复再现了,而他们所采访的那些名闻遐迩的老民间艺术家,绝大部分也已人亡艺绝了,这两大本厚厚的图文并茂的奇书,也就成了中华民族摇篮之地所养育的民间艺术的绝响。“绝响”二字所带给我们的,固然是一丝悲凉,甚至是严酷,却也是万般无奈,谁也无法阻挡住历史前进的脚步,谁也无法改变文化的嬗变规律。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民俗艺术的根基,已经变得十分脆弱。由此也可以见出这本《黄河十四走》的文化价值之所在。
读这本书,如同欣赏一幅气势宏阔、行云流水的书法作品,如同观览一幅情节起伏、色彩斑斓的生活长卷。全书文字部分有故事、有纪实、有评论、有心得。14次考察的详细记述和照片,100多个传统民间艺术的特写,一幅幅留下考察者足迹的示意地图,构成了这本书的基本框架。近千张反转片,以视觉图像记录下了中原地区的民间文化瑰宝,使其“定格”在上世纪80年代的某一天。这是真正的永恒,艺术的永恒。
倾心于中国民间艺术调查抢救的杨先让,本来是中央美院的版画和油画教授,他之所以毅然决然地暂时抛开自己得心应手的专业,而花费如此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黄河民间艺术的考察工作,完全是来自民间艺术的民族文化精神和文化传统对他的感召和呼唤。另一位作者杨阳,是他的女儿,也是他的这一考察课题的参加者。他们的艺术和文化理念认为,黄河流域是最富代表性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一个“文化圈”。考察黄河流域的民间艺术,很可能是获得认识和打开中国其他地区民间艺术的一把钥匙。
作者说:“这一走就是四年。从1986年春节至1989年9月四年间,我率领考察队14次出入黄河流域考察民艺,足迹遍及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八省。队员们扛着录像、摄影器材,口袋里揣着介绍信和各省联络人地址,随身携带笔记本,图文兼具地记录下所见所闻。东奔西走,风尘仆仆。挤长途汽车、身体不适、缺少汽油……都不以为苦,满腔探索民间艺术的热忱,驱使我们甚至数次前往同一地点,深入采集当地特殊的民俗和民艺品。累积了近千张图片及二十余万字的记录文字……凝聚成《黄河十四走》这本书。”
考察者们所搜集和奉献在读者面前的,是一部正在消逝着的或已经消逝了的出自平民之手的传统文化艺术经典。正因此而显得特别可贵!
(《黄河十四走》,杨先让、杨阳著,作家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12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