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午夜书生

2003-10-08 来源:中华读书报 牛车 我有话说
其实我算不上一个书生,因为没有读过多少书,更没有看出什么名堂来(比如著作等身);但除了读书没有别的职务,花在读书上的时间也不少,所以也就勉强凑个数。而且我又喜欢在夜间读书,所以就是午夜的书生。

书生这个词在古代颇有魅力。虽然有人悲鸣“文籍虽满腹,不如一囊钱”,有人慨叹“百无一用是书生”,但毕竟有人通过考试脱胎换骨,平步青云。特别是宋代以后科举“扩招”,一夜之间脱下布衣,戴上乌纱帽的人如过江之鲫,不但高头大马,鸣锣开道,而且苦苦追了多少年的小姐也羞答答地答应了求婚——所以难怪范进疯。但时过境迁,今非昔比,在现代社会大家的理想是宝马、别墅和董事长,书生二字上的光彩完全黯淡,甚至粉雕漆剥,现出那虫蛀的木头来。如果有人再孤灯清影,古佛寒卷,那就是明日黄花了。但又有什么办法呢?不会玩转几千万的进出,不会描画水稻基因图,只好手不释卷,凄凉到底。

把书生和午夜放在一起是因为午夜的书生有点特别的意味——有人在公园卿卿我我,有人在赌场吆五喝六,有人在夜总会,有人在酣睡,但书生孤身一人在灯光下苦读,很悲壮。更何况这书生不是那书生,里面既没有颜如玉,也没有黄金屋,只有古人换不成钱的“思想”,即便读得好,也不过弄得一碗饭,糊糊口而已。所以也就没有到青天白日、大庭广众之下卖弄的必要了,一个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偷偷地读,不是很好么。

我算是深得“午夜书生”个中三昧。虽然谈不上见多识广,饱经沧桑,多年来也算是走南闯北,奔波困顿,但我一直保持着一个午夜书生的本色——在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午夜。在寂静的乡村,人们习惯于晚上九点一到就钻进被窝,而午夜则是万籁俱静。一只狗在蓝色的天空和朦胧的月光下,在乡下人的睡梦中悠长地叫,叫声和黑夜使人自然地联想起一万年以前的农村。半夜里我有散步的习惯,走到遥远的田野里,我能看到我的水边的书房里的灯光,孤独的一盏,豆大的一点,在寂静的乡村里寂静地摇曳。那时我有一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别人都在睡觉,而我一个人却在读书——点燃的劣质香烟是我唯一的伙伴。

说起来我的经历也与古代举子有一点相似,那就是在闭塞的乡村苦读,然后一下子通过考试来到城里。不过到城里还是读书——读研究生。那孤独的灯光和厚厚的书堆没有愧对我,这使我觉得午夜真值,所以到城里之后我不思改悔。城里人比农村人睡得晚,宿舍更是午夜才熄灯,但我并没有跟大家一起睡。十二点以后我就搬个板凳来到走道里,在昏暗的灯光下轻轻地翻着书。

我一直是个失眠的高手,而看书则是治失眠的良药,在走道里看着看着,不一会儿睡意就悄悄袭来,于是赶紧钻进被窝,一气睡到天亮。没有比看书看得很累之后睡觉再香的了。来到北京后,有段时间一个人住一屋,我不用再担心会打扰别人,于是更把白天延长到凌晨。曾有无数次我在三点钟左右推开窗户,看满天的星光。这时我会点燃一支烟,默默体味着深夜与生命。有时灵感会滚滚而来,我就立即跑到电脑前,写一点浪费别人时间的文字。

也许是同命相怜吧,读书时也常对古代的午夜书生充满同情。当然,古代的书生有两种,那种侠客式的并不需要我的同情,他们虽然书也读,诗也作,但决不是呆子,他们喜欢喝酒,热衷玩剑,笑傲江湖,潇洒自在,这种书生在现代已经演变为“儒商”,IT人士,谈笑间几十万人民币落进腰包,面不改色心不跳。另一种就完全不一样了,《西厢记》里的张生为其代表,瘦,酸,有点多愁善感。没有蒙面杀人的刺激,也没有情天恨海的热烈,他只不过与寂静为伴,或在荒村,或在古庙,孤灯一盏,与天地交心。他的人生是坐在小房子里伛偻着背苦读,期待有朝一日考取后弓着腰去做小官。如果考了很多年还没考上,他就去教书,被顽童气得咳嗽。如果在现代,他戴的是厚片眼镜,弱不禁风,为了一个文凭累得半死,然而再吭哧吭哧去找工作。这种人,不用说,那就是我这种了。

张生还是幸运的,因为他当了官,娶了小姐;而另一种人就很惨淡,比如蒲松龄,一辈子在乡下,只能把理想寄托到女鬼身上。黑夜使他的思绪自由飞舞,他在黑色的笼罩下完成了想象中的完美爱情。午夜,书生正在看书,突然听到外面有女子吟过去的老诗,于是书生就知道是女鬼。一看果真是,而且漂亮。就谈上了恋爱,女鬼每天午夜而来,鸡鸣而返。但最后多有道士之类的人多事,女鬼腾空而逝,爱情灰飞烟灭,只剩下书生一个人。

但现代书生连这种福气都没有。最近要写关于鬼的文章,半夜里看鬼故事,真有见到女鬼的渴望,但从来没有女鬼来敲门。在乡村我也想遇到一次,但在野地里田野考察时,只见秋风瑟瑟芦荻秋,不见秋坟鬼唱鲍家诗,无功而返。不过也正常,君不见网上交友的女孩子,开出的第一个条件是:理工科。现代的女鬼不会半夜来惊扰书生,如果她们要敲门,也只会去敲实验室的门。于此可见现代书生落魄之一斑。

不过,话再说回来,三百六十行,行行都得有人做,古人留下的,今人正在生产的,总得有人读。既然没有商场撕杀的勇气,没有官场处理人事的能力,能当一个书生也是一种幸运。另外,从农村走出来,在这城里读书,也算是找到了安身立命之地。这样一想,心里宽慰了许多。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