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海上说书

2003-10-08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红楼梦的两个世界》 余英时 著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余英时的文章总是好的。他虽无意做红学家,“而且明知红学碰不得,一碰就要惹出笔墨官司”,结果还是因机缘凑巧,一发而不可收拾,写出了足以集成一本书的这许多红学文字。余先生把后来不再染翰红学叫做“守戒”,那么他在破戒状态下所造之业,自然就是令我们读者大快朵颐的“禁脔”了。余先生用T·库恩的“范式”学说,观察红学考证史上的“索隐派”和“传记派”,证明这两个范式都碰到了难以克服的困难。眼前无路,回头是路,余先生于是提出“两个世界”的新范式。大观园里外是两个世界,里面是清洁的理想世界,外头是龌龊的现实世界,黛玉葬花,就是怕落花随流水流到外面去遭了污浊。“索隐派”和“传记派”千方百计将曹雪芹营造的理想世界,拆解开来归于现实;新范式则特别维护理想世界的完整性,同时也留意到“两个世界的接榫处”,例如凤姐,在现实世界里是反面人物,但她“身在江湖,心存魏阙”,骨子里实在是大观园理想世界的中坚分子和大护法。

《中国艺术精神》  徐复观 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徐复观先生是当代新儒家的重镇,博学多方而精神贯注,其精神的来源和凭藉,自然是孔孟之教;所以这本专讲艺术的大书,就从孔门的乐论开讲,充分论述了仁教与乐教的统一、音乐在社会教化上的意义、音乐与人格修养的关系等题目。但徐先生是把“中国艺术精神主体之呈现”落实在庄子身上的,这种精神呈现以后的具体体现,则是源远流长的中国山水画。其实,孔子之道是可以与庄子之道相通的,《论语》中记载孔子受“辟世之士”长沮、桀溺的冷遇,却仍然视之为同道,“怃然曰: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我不与这些人相亲近又能与谁相亲近呢?)徐复观对历史上儒家思想的阐释,重点在于“发掘以各种方式反抗专制、缓和专制,在专制中注入若干开明因素,在专制下如何多保持一线民族生机的圣贤之心”;而他对庄子艺术精神的“再发现”,则是瞩望其能对现代人“由机械、社团组织、工业合理化等而来的精神自由的丧失,及生活的枯燥、单调,乃至竞争、变化的剧烈”,起到一种“如在炎暑中喝下一杯清凉饮料”的疏解作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