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故居是1991年才被世人知道的。它的发现源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研究员张书才在当年发表的论文《曹雪芹蒜市口故居初探》。这篇论文中写道“曹雪芹回京后住在蒜市口”,此说的根据是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清代内务府档案中新发现的一份文件。文件内容大意是:原任江宁织造员外郎的曹兆页,因骚扰驿站获罪,家产人口俱奉旨赏给了隋赫德,后隋赫德见曹寅之妻度日艰难,便将曹氏家产的一部分——崇文门外蒜市口的十七间半和三对仆人,退给了曹寅之妻。由此张书才认为,曹雪芹一家由南京回到北京后,就住在崇文门外的蒜市口。
记者查到的一些记述当时曹氏故居状况的资料显示,蒜市口16号院,即后来的广渠门内大街207号原为马家私宅,是当时住中院北屋的马允升老人的太祖于清嘉道年间买下的。据屋主介绍,几十年前,这个院子的前部分原是临街四间面宽的三层勾连搭房,曾经是洗染坊,进入后院是从东面夹道走的,临街房的后面与中院之间,是一道东西院墙,院墙中央是四扇木制屏门,门上有“端方正直”四个大字,中院中间是一座小假山,东西厢房各有三间,正房三间,东西配有耳房,与正房有券门相连。后院正房三间,西耳房一间,东耳房两间,东西厢房各三间,东侧有水井一口。
曹雪芹故居遗址的发现者张书才在现场探访时发现,当时那个不大的院子里挤住着20余户人家,但它的格局仍保存完整,能够与历史记载相对应。比如,院中夹道的两侧墙上有四扇木制屏门,其上所刻的“端方正直”四个字尚可依稀辨识,夹道的北尽头一转弯有一口水井,刻字的木屏与水井被认为是确定此处为曹氏故居的两大佐证。虽然能证明16号院是曹宅的直接记载或物证已无法找到,但张书才最后认定,当时的广渠门内大街207号院,是他考察过的西起高家胡同东至缨子胡同的院子中,唯一一处有档案可据、有地图可证、有遗迹可寻的与曹氏有一定关联的宅院,应该就是曹雪芹的故居遗址。同时,文物人员在对207号院的地基进行考古发掘后也进一步印证了这一点:其地基最底下的部分正是明末清初的,而且地基的布局正好是“十七间半”。
就在曹氏故居遗址得到红学界公认后不久,这个老院子就面临着将被拆除的境况。当时由于北京市即将修建两广大街,从广渠门至广安门的道路将拓宽到70米,曹雪芹故居遗址在红线之内,于是有关部门打算将其拆除,在附近重建一座纪念馆。这一做法当时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争论。一部分人认为,作为文化遗址,曹雪芹故居应该完整地保留下来。为此,部分专家还提出了两个方案:一是道路拐弯,让出故居遗址,这是通常采用的比较便捷的保护措施,像北海团城和平安大街的扩建都采用了这一方法,不利因素主要是会增加建设成本。二是不拓宽大街,而采用规定单行线的方式,以更经济的方法保护故居。但是,由于这座崇文门外的前清民居院子在经历了200多年的沧桑后,已被民国时期老房、临时建筑构筑得没了形儿,失去了“蒜市口十七间半”原有的风貌。于是有关部门最终决定将207号院全部拆除,在距离遗址约300米的两广大街北侧复建曹雪芹故居。
如今,广安门至广渠门的马路早已通车,而原“蒜市口十七间半”的地基则被压在了大街路面之下。记者看到,曹雪芹故居重建地点位于其蒜市口原址向北侧100米至200米处,位置突出,视野开阔。重建地现在由一圈铁栏杆围起,无法进去看个究竟。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蔡义江告诉记者,曹雪芹故居的建筑面积为500平方米,修缮方案将由文物专家、建筑专家及红学会的专家讨论后确定。总体思路将遵照乾隆《京城全图》的布局,以原来蒜市口的十七间半为参考,按照曹雪芹故居在清乾隆时期的旧貌恢复,突出清朝普通民居的建筑风格。
蔡义江介绍说,曹雪芹正是在崇文门外蒜市口的十七间半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期,那部令世界折服的文学巨著《红楼梦》也是在此开始创作的。有如此这般的背景,加上这又是曹雪芹由江南回京后的第一处居址,在此修建故居纪念馆,其意义较之西山曹雪芹故居更胜一筹。2000年6月和7月,中国红学会和市政协文史委员会等部门举行两次研讨会,整体的意见都倾向在此处修复曹雪芹故居,是建立纪念馆最有根据、最可靠也是最佳的选址。
然而,3年之前即已作出规划,为何直到今天还迟迟没有动工?张书才表示,这主要是受建筑风格未定和重建时机未到两方面因素的制约。记者了解到,曹雪芹故居的复建工程由新世界集团出资,重建方案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负责。今年8月29日,曹雪芹故居复建设计平面图的初稿得到了红学专家和文物专家的认可,但房屋的建设风格等具体细节还有待进一步的设计和磋商。
曹氏故居复建的开工时机也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由于两广大街两侧的建筑要等主路修建完毕以后才能规划动工,而故居在临街的位置,因而其破土动工延后了一段时间。而且,崇文区政府在对故居复建地的勘察中发现,地铁5号线磁器口东站的一个排风口恰好在故居庭院中。因此,曹氏故居的重建还需等地铁5号线竣工、地面清理完毕后,即大概要到2005年下半年或2006年才可以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