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以其庞大的分支结构形成体系,地学理论的博大精深历来为科学界所认同。然而在当代高新科技迅猛发展,人类对地球资源的开发利用趋向最大化的特定背景下,认识地球、保护地球,合理开发和利用地球资源,仍具有科学启蒙意义。诚如中国科学院院士杨遵仪先生序言中所云:“当代全球性人口危机、资源危机和环境危机等已逐渐引起从国家领导人到广大人民的关注,因而普及地球科学知识,让人民大众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提高爱护地球资源和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实为当务之急。”或许正是得益于这种智识,“丛书”的编撰者以大众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为阅读对象,以倾注人文关怀的全新视野推出了这套科普丛书,其中,《人类的家乡——地球》介绍的是地质科学的基本知识,《风云变幻的大气》诠释的是大气科学的相关知识,《人类生存的环境》则以精美的图文推介了水文科学、地理科学和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科学普及并非空洞的概念简释、原理分析,亦非抽象的逻辑演绎、知识介绍,而是有着广阔人文空间的创新平台。这是因为当代社会的科学普及对象,抑或特定的科普阅读群体,已非“文盲半文盲”人口意义的受众对象,而是有着一定的知识积累、迫切需要了解相关科学领域与相关实践的“文化人口”。从这个意义上讲,渗透于《丛书》之中的人文理念,应当是科普创作、科普出版中的新亮点。试以《人类生存的环境》(以下简称《环境》)说明:
——突出“与人类息息相关”的主题。地球是人类的家乡,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场所。通览《环境》,作者把地球科学的相关知识与认识地球、保护地球的共识期求融会在“与人类息息相关”的生存命题之中。譬如在“与人类息息相关的海洋”一章中,作者在诗意化的语境中以“海洋是地球上生命的摇篮”导入,尔后依次分述“起伏不平的海底地形”、“千变万化的海洋环境”、“千姿百态的海洋生物”、“种类繁多的海洋沉积物”、“富饶的海洋资源”、“人类栖身的海岸带”,作者力图以贴近生活、贴近读者的普及视野,浅证“海洋作为人类的生活环境,一直在默默地为人类作出巨大而无私的贡献”:海洋无时无刻不在调节地球的气候和储存地球上的热能;海洋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和化学资源;海洋又是重要的航运要道和国防前哨;海洋还是认识宇宙、发展自然科学理论的理想试验场所……而所有这一切,都是“与人类息息相关”的重大生存命题。
——揭示地球表面景观中的“人类文明史程”,“从太空中看到的地球是一个缓慢旋转着的淡蓝色的行星。若从月面观察地球,她好像一轮淡蓝色的月亮悬挂在茫茫宇宙之中,在地球外围经常有条状、絮状的白云笼罩,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这世界真精彩!”作者以如此精妙的文字转接地球表面景观相关知识的表述,并由此链接“人类文明史程”这一恢宏、壮美的时空天地。从古希腊学者提奥夫拉斯特随军东征走出地中海,到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探索宇宙奥秘;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和“天苍苍、野茫茫”的高山、草原景观扫描,到“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的人类征服自然的磅礴气势,作者在热带雨林、稀树草原、荒漠奇观、极地冻原、高山峻岭等相关知识的介绍中,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揭示了人类探求与地球和谐、共融的文明发展历程。
——呼唤“认识地球,保护地球”的环境意识。与漫长的地球史和生命史相比,人类在地球上的存在只是短暂的一瞬。然而人类或以超群的智慧,或以极端的无知,对地球的存在产生着巨大影响,人们习惯认为地球的空间是巨大的,地球的容量是充足的,地球的资源是无限的,因而当征服自然的渴望一旦成为现实,往往与之伴生出意想不到的后果:人口急剧膨胀,资源逐渐耗竭,环境日趋恶化。人们有理由担心,地球将会变成一个不再适合于人类居住的家园。有鉴于此,《环境》着力呼唤“认识地球、保护地球”的理性意识。作者基于普及地球科学、倾注人文关怀的理念,逐一分述“人类与大气圈”、“人类与水圈”、“人类与土壤圈”、“人类与岩石圈”、“人类与生物圈”的相互关系,提出了“把生命活动作为地理环境诸要素中的主导因素”的全新观念,亦即人类是大自然的儿女而不是主人,人与自然应当相互依存而不是相互抗衡,人类只有保持与环境的平衡和协调才能生存和发展,人类同地球的关系不应是“我同它”,而“我同您”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