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环境危机的加剧,人们已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问题的解决,不能仅仅依赖经济、法律和科技手段,还必须诉诸伦理信念和哲学观念的发展与变革,相关研究也日益成为学界热点。1994年,在中国伦理学会下成立了环境伦理学专业委员会。而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下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则表明了这一领域研究队伍的壮大、研究范围和目标的进一步拓展。“环境伦理侧重于研究人对自然事物的行为规范,但环境哲学必须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形上学和认识论的反思,要根据当代科技新成果的启示重新反思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这次会议主办方之一清华大学哲学系的卢风教授解释说。他认为,环境哲学正在开辟一个全新的哲学研究方向,尽管,“不同的声音还很多”。
环境伦理学和环境哲学提出以来的几十年间,国际上学术界的有关争论就不断。特别是,关于环境保护运动的伦理根据究竟是什么,学术界一直并无共识。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是,只有人才有内在价值,自然物只有工具价值,保护环境是为了维护人类的利益;而非人类中心主义认为自然事物有不依赖于人类的评价的价值,因此人类应该把道德关怀的范围扩展至自然事物。在非人类中心主义“阵营”内部,又有繁多的“派别”,如动物解放论、动物权利论、生物中心论、生态中心论等等。在年会上,这个“老问题”依然是人们讨论的焦点问题。中国社科院甘绍平博士认为,动植物不能被包括在道德共同体之内,因而道德这一概念对于它们没有任何意义,生态伦理、环境哲学问题的实质还是一个人的问题,是一个代内及代际关系的伦理问题。卢风则在重新梳理主体与客体、自然与自然物的价值、事实与价值等概念后,认为非人存在物亦有内在价值和权利,道德关怀应扩及一切生命。这两种立场在与会者中间都不乏支持者,因此争论也非常激烈。
此外,与会者还就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政治生态学、环境正义问题、中国儒家和道家的环境思想、现代生态科学的哲学意蕴、科技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少数民族的生态观念、生态美学等多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交流。
“近年来生态伦理和环境哲学方面的研究涉及面很广,包括专著、译著和论文在内的成果都很多,但客观地说,这一学科还很不成熟、水平还不高”,一位与会者评论道,“一方面国际上各种理论也都还各有其不足和缺陷,另一方面国内学术界还处于译介、消化的阶段,有力度的理论构建还非常缺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是提出了问题,还不是解决问题”。卢风基本同意上述判断,他认为,在当前并不该期望学术问题上定于一尊,哲学理论的多元化是正常现象,进行平和、宽容、开放、积极的学术争论和交流才更为重要,而“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就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