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转换”与“兑换”

2003-11-12 来源:中华读书报 蔡可 我有话说
蒋寅先生在其《王渔洋与康熙诗坛》中提出了“进入‘过程’的文学史研究”这一概念,它关注的不是文学活动的一般过程,如文学写作、传播、接受及影响等环节,而是关注文学活动的具体过程,小到一篇作品,大到一群作家,一代文学思潮,都将之尽可能回复到特定时空去考察其发生、发展、被记忆、被遗忘的经过。今年出版的《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论文集,即是蒋寅先生多年来对其文学史观的实践,全书从历年研究古典诗歌的经验和知识积累出发,选择了12个基础性的同时也是富有活力、涵盖广泛内容的概念和命题来进行讨论,从不同侧面展示出中国古典诗学的丰富内涵和理论价值。

按照一般的眼光,中国文学史及研究著作数量繁多,似乎推陈出新,古代文学研究像是已经到了一个较为稳定的境地。但实际上,在众多论述中,一些内涵不明确的名词却并没有实现真正对接,一套稳定可靠、能说明问题的基本范畴和概念系统并没有建立起来。南朝的刘勰就曾提出“歌谣文理,与世推移”,然而真正能做到对历史进行“考古学”式的研究并不多。这也是蒋寅先生研究的一个出发点:对文论的阐释基点建立在一种历史研究上,在理论的历史展开中把握其发生、发展、转变的逻辑进程。

例如,就“起承转合”这一中国传统诗学中关于本文叙述结构的一个基本理论而言,我们现在一提到它首先想到的就是八股。但蒋寅先生通过梳理现有资料,指出了这个结构论命题与诗学的关系。只有弄清这一演变过程,完整地描述这一命题发生、演变、定型的理论流向,才能把握它在历史语境中的特定含义和古人的价值评估。本书中的《起承转合——诗学中机械结构论的消长》一文考察了各个时代它被赋予的含义和人们不同的接受态度,在元代它被解释为近体诗的固定结构,对应于律诗的四联或绝句的四句;在明代它被解释为诗歌本文构成的逻辑序列,并被吸纳到八股文的章法结构中去;到清代它又因呆板僵化而遭批评,为诗论家所鄙薄与扬弃,最终泛化成作品的一般结构理论。对中国古典诗学中的一个特殊概念——“清”的考察则显示出蒋先生扎实厚重的一面。《清:诗美学的核心范畴——诗美学的一个考察》聚焦在“清”这一概念的历史形成过程,文章指出中国诗学中的“清”概念首先是在曹丕《典论·论文》中具有着生理学的意义,随着以后的文学发展,逐步增生出“明晰省净”、“超脱尘俗”、“新颖”、“凄冽”、“古雅”等不同含义,从而总结出“清”的基本审美内涵。同时对于“清”在诗学中的特殊位置、确立以及展开进行了分析和勾勒。蒋先生认为,“清”在中国古典诗学中既是构成性的概念,与诗的本质论、创作论相关,又是审美性的概念,与诗的风格论、鉴赏论相联系;它集中地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倾向,并在某种程度上与古典艺术的终极审美理想相联系;就其正价部分而言,是诗歌语言的明晰省净,诗人气质的超脱尘俗,立意与艺术表现的新颖,此外还有意境和情趣的凄冽和古雅等,而其负价部分,则是单薄浮弱;“清”在诗学史上是一个相当开放的审美概念,有广泛的包容性,其派生能力极强,进一步整理和研究这一概念的衍变和内涵,是今后古典诗学的一个课题。这在“清”这个范畴上的梳理和诠释已是现有研究中最为系统、最有理论深度的。

有历史的方法,还得有问题的意识,著者虽然强调超功利的研究态度,但并不因此“沉溺”于历史而忽略了“真”的问题。如王维“诗中有画”这一命题,以“绘画性”为核心入手王维诗作的论文自80年代以来已有60余篇,蒋先生则专门以“诗中有画”为题做文,借用拉辛的诗画界限理论,并举出大量实例揭示出“诗中有画”作为批评术语被夸大的现象,指出需走出苏东坡“诗中有画”一家之言的误区,以免造成对王维诗歌艺术价值的轻估。或许以拉辛的理论来解释中国的山水画尚可商榷,但在众人纷纷做文章的地方看出理解王维的误区,也显示出著者独到的学术眼光。

全书各论文都紧扣住命题在历史中演变的进程,正如蒋先生所言,一时代有一时代的文学经验,因此文论中活着的不存在“转换”的问题,死了的无需“转换”,倒应舍“转换”取“兑换”,这就像用公制来说明工部营造尺的长度,它不是单纯的理论推演,而是还原到历史过程中的梳理,每个时代的营尺单位值不同,古代文论概念、命题的内涵在不同时代也是不一样的。这在方法论上来说虽然并不是全新的(类似的工作朱自清、闻一多等都曾做过),但确是历史研究中需要付出精力最多的,也是目前一些浮躁的学人最为欠缺也最不愿面对的,这与整个学术大环境有关;在某些真心治学的学者那儿,也可能是80年代学风中崇尚大气磅礴、轻历史细部的风格延续。如果我们将蒋先生的研究领域下移到新诗研究中,学界以前常有将中国古典诗歌传统视为“现代诗的天敌”的论调,这种本质化的描述并没有注意到“传统与现代”之间复杂的关系。似乎,一说中国自然联想到“古代”,而一想到西方对应的就是“现代”。然而什么是古代?什么是现代?当我们考虑这些问题时,理应学习蒋寅先生潜心治学的精神,在具体问题上进行纵向与横向的溯源,沿着概念的流向去寻找“兑换”的标尺。

(《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蒋寅著,中华书局2003年3月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