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把“专业作家”推向市场

2003-12-24 来源:中华读书报 广西 刘海明 我有话说
近日,广东文学院公布了《第二届合同签约制改革的方案》,据称本方案标志着专业作家体制在广东“首先终结”。“本次改革,对原来一直被作协‘养’着、‘吃老本’的作家触动最大,写不出来就得‘下岗’。”一位广东作协工作人员说。

由政府花钱养着一批作家,这一独特的“专业作家现象”,恐怕是我们的一大特色。然而,近年来,对于专业作家的存在是否合理,不少人一直提出质疑。现在,广东敢于率先啃掉“专业作家”这个“硬骨头”,把专业作家推向市场,无疑是恢复作家的本来面目——用自己的双手靠本事吃饭。

取消专业作家,对作家而言,不因为逐月领取作协的工资和补贴束缚住自己的手脚,可以进而使创作更符合于自己的个性,使个人的灵气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对作协而言,可以节约一笔不小的开支,用这些钱重奖优秀作品,以此健全作家队伍的激励机制。因此,不论从作家个人还是作协这个部门,终结“专业作家”体制,应该是个真正的“双赢”选择。

笔者以为,当初设立“专业作家”的初衷是善意的,为的是把一些在文艺创作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作家吸引到作协,由作协给他们提供良好的创作环境,从而使他们能够衣食无忧地安心致力于创作工作。但是,该体制的设计者忽略了这样一个浅显的问题:艺术生产不同于物质生产,用圈养的方式为作家提供帮助,实质上恰恰违背了艺术创作的规律,这是用计划经济管理模式来管理艺术生产。不愁作品的“销路”,容易使某些专业作家不注重作品生产的质量。不仅如此,由“专业作家”体制形成的惰性,使得一些作家不出作品照样领取工资,照样享受作协的各种福利待遇。上海出版人叶觉林在《谁在畅销》一书中,称上海作协会员有70%已经五年没有作品了。这是体制在养懒汉的数字反映。其实,当不当专业作家,应该是作家量力而行的事情,即便要当,也是自己的私事,不该由作协花钱养,这是本末倒置嘛。

把“专业作家”推向市场,是由艺术创作的内在规律所决定的。作家的创作是否经受得起市场的考验,是衡量一个作家能否独立生存的标准。古今中外的每一个著名作家,没有哪个人是靠吃财政补贴成名的。相反,倒是那些功成名就的作家一旦被政府所圈养,反而再也不能超越自己,这和先前国有企业里论资排辈的做法何其相似。

广东的这个先例,其他省市值得效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