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说猿话猴道文明

2004-01-07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戴问天 我有话说
在大千世界数不清的物种里,猿猴与人类的血缘关系最接近,是我们的“近亲”。有些科学家认为它们已经有“语言”,例如黑猩猩会发出表示不同意思的34种声音。猿猴的“语言”人类还听不懂,但是通过它们的面部表情,它们的“手势”,它们的肢体动作(所谓“身体语言”),我们很容易理解所表示的喜怒哀乐。近年来的研究还发现,人类文明的许多“要素”,早在猿猴世界里就初现端倪了。

初识猿猴

明清之际西学东渐,“人是由猴子变成的”,便是不少中国人从西方学到的一个重要“新知”。其实,欧洲原来不产猴子,欧洲人知道这种动物远比我们晚。东汉许慎(约公元67-147年)《说文解字》已经录有“猴”字,解释是:“?也,从犬?声。”古同“猱”,大概即俗称“猕猴”、英语叫做“macaque”的那种短尾猴;也有人说是长臂猿(gibbon)的一种,那也是一种短尾的灵长类动物,原产东南亚,但很早就传入中国也是有可能的。猕猴是中国人熟悉的物种,《诗·小雅·角弓》有“毋教猱升木”之句,说明诗经时代人们已经知道它。《说文解字》又有“猩”字,但解释是:“猩猩,犬吠声,从犬星声。”这显然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猩猩,也许即现在形容犬吠的“狺狺”。《说文解字》没有“猿”字,但有虫旁的“?”,解释是“善援,禺属,从虫,爰声。”据郭璞《山海经·注》,“禺似猕猴而长,赤目长尾”,可见“禺”也是一种猴子;猕猴是短尾猴,它却以尾长为特点。以皮毛名贵著称的金丝猴(学名Rhinoplthecus roxellanae),塌鼻长尾(所以英语又叫“snubno sed langurs”),大概就是一种“禺”。和短尾的“macaque”一样,长尾的“langurs”在中国也很常见。由于认识到“?”虽然“善援”却并不是虫子,所以后来换了偏旁,改写作“?”或者“猿”。在诗歌、传奇、小说里,“猿”字又用得格外普遍,“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已是小学生也熟悉的名句。不过所有这些“猿”,指的其实都是猴子(monkey),并不是英语叫“ape”、我们现在所说的“猿”;而且,指猴子的时候短尾的猕猴也包括在内,并不限于原来所指的长尾猴。

中国人不但很早就知道猿猴,而且很早就认识到猿猴与人类的相似性,于是出现了猿猴劫人女子为妻的传说。这种传说早在汉代便已见到,到魏晋时期,张华(公元232-300年)在他的《博物志》一书里更有相当具体的描述:“蜀山南高山上有物如猕猴,长七尺,能人行,健走,……伺行道妇女有好者,辙盗之以去,……取去为室家。……有子者,辙俱送还其家。产子皆如人。……及长,与人无异,皆以‘杨’为姓。”唐代早期传奇的一个名篇,是《补江总白猿传》(遗憾的是作者不详),写梁大同末年,别将欧阳纥南征至长乐(今广西桂林附近),妻子被白猿劫走。后来他率兵入山,杀猿,夺回妻子,而妻已孕,生子状貌若猿,而聪悟绝人,即初唐著名书法家欧阳询(公元557-641年)。据说欧阳询虽然书法出众却其貌不扬,太尉长孙无忌曾经有诗嘲讽他:“耸膊成山字,埋肩畏出头。谁言鳞阁上,画此一猕猴。”

在日耳曼语族各种语言里,原来是猿、猴不分的,至今德语仍然如此,把二者都叫做“Affe”;英语“ap e”即由它演变而来,但“monkey”一词却迟至16世纪才出现,而且《牛津英语词源词典》说它“来源不明”。在中国,“猿劫妇人”传奇为人熟知的最后版本,大概是明末冯梦龙(1574-1646)《古今小说》卷二十“陈从善梅岭失浑家”。故事还是原来的故事,只是具体了许多,并且把时间改到了大宋宣和年间。宣和三年是公元1121年,那时英语“monkey”一词还没有出现。

欧洲人对猿猴不但知之甚晚,而且知之甚少。直到林奈(Carolus Linnaeus,1707-1778)完成他的Sy stem a N a tu rae(《自然系统》,1736年首版,1758年末版),欧洲人对猿猴的认识仍主要依据一些水手、旅行者、探险家讲述的故事,带有浓厚的“猎奇”色彩,其可信程度显然还比不上一千多年前中国的“传奇”。例如,在林奈的分类里,在现代人所属的“H om o sap ien s”(智人)之外,就还有“Homotrog lodytes”(据说是一种只在夜间活动的“人”,“speak in hisses”,说话“嘘嘘”声)、“Homocaudatus”(对这种“人”林奈知道得比H. troglodytes还少,只告诉我们他没有尾巴)、“Satyrustulpii”(一种黑猩猩)和“Pygmaeused-wardi”(一种猩猩)。

但是,进入19世纪以后,随着越来越多的欧洲人走出欧洲,足迹几乎遍及全世界,随着现代生物学的萌发,他们对猿猴的认识开始超过我们。而我们这些炎黄子孙,大概确实“老大”了,仍在以也许略有不同的方式重复讲述过去的故事。(未完待续)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