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里,“两会”、伊拉克战争、全民“非典”防治战、“七一讲话”、十六届三中全会、“修宪”等接踵而来的国内外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持续吸纳了广大读者热切的关注目光。伴随着本年度里政治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中国公民权利意识和参与意识日益彰显,广大读者对时事政治读物的阅读也成为了一种自觉行为。而一些公共知识分子则引领读者密切关注转型期中国的现实问题及相应的制度创新、法治建设、公共管理等话题。这种趋势也体现在本月里畅销的《向上的痛——目击2000年以来中国转型之痛》(财经版)、《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科文献版)、《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人民版)、《转轨中国》(四川人民版)等书籍的热读现象上。
纵观2003年的文学读物,我们发现,除了一些引进版的世界文学名著和一两本略显寥落的本土力作外,“韩”潮“日”流汹涌澎湃,青春文学、网络文学和魔幻文学方兴未艾,严肃文学则离我们的阅读生活渐行渐远,耳边只听得“性趣盎然”的作家们“叫喊声”此起彼伏地传来,一些作家甚至在创作伊始就委身于影视、网络,出版前后即在媒体聚光灯下,与出版社合谋而成就一场场商业策划。文学作品与影视联姻本无可厚非,但文学作品一旦违背了“文学首先是人学”的创作宗旨,脱离了切实的生活体验和深刻的心灵体验,失却了对当下人类生存境遇和生存意义的人文关怀,纵然喧嚣一时,最终也难逃寂寞千古的命运。本月里畅销的刘震云的《手机》(长江文艺版)一书,尽管走的是先“影视”后“小说”的创作路线,但小说本身有着力透纸背的深刻思考:现代高科技条件下“口”与“心”悖离从而导致人际交流异化。本月正值毛泽东诞辰110周年之际,不同身份的作者从各自不同的视角来解读这位风云人物,相关图书也顺势热销。至此,名人传记类图书的阅读热潮在2003年里呈现了最蔚为大观的气象。回顾起来,正是冯小刚在抗击“非典”的紧要关头,凭《我把青春献给你》一书开启了名人传记类图书在2003年里与读者“心相约”的序幕。随后推出的文艺界、体育界、政界、文化界的名人传记如本月最新上榜的钱其琛所著的《外交十记》(世界知识版),沈昌文先生的《阁楼人语》(作家版),《宋美龄画传》(作家版)等异彩纷呈,它们或亲历或追忆或反思或亲诉,极大地推动了中国传记类图书全盛时代的到来。
装帧精美的人文历史类、人文地理类、科学人文类图书在12月持续畅销,(如希望出版社的“彩色人文历史”系列,时事出版社继《动物之美》后推出的《植物之美》),都表明融汇了学科专业知识、科学素养和人文关怀的图书所倡导的“大历史”观、“大人文”观、“自然科学观”也深入人心,此类图书也尚有充分的市场空间待开掘。继洪昭光启动“健康快车”后,卫生保健类图书市场逐渐成形,成长励志类读物如本月畅销的《靠自己去成功》(长江文艺版)也有着相当的阅读市场。
管理类引进版图书仍然风行天下,但随之而来的跟风出版行为也有带来图书同质化趋向加剧的隐患,且极易走向泡沫化和平庸化出版的歧路。而紧贴中国经济生活的本土原创图书如本月上榜的《行销中国》(浙江人民版)也逐步得到了国内读者的认同。
毋庸讳言的是,在当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图书市场中,一本书之所以攀上畅销书排行榜,除了图书内容本身的品质因素外,还源于大众读者“集体选择的无意识”,在更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媒体、出版商甚至作家的宣传炒作的结果。所以读者诸君面对眼花缭乱的图书作品,要保持阅读的自主性、多样性和开放性,“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