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也是70年代人,但我对网上热火朝天的讨论一直不甚感兴趣。在我看来70年代人之所以大张旗鼓而粉墨登场,是因为随着光阴的自然流逝,我们终于从小孩变成大人,并且完成了教育,参加了工作,于是就有了自己的“话语权”,于是就发点感慨。前面的50年代人、60年代人说话的时候我们都还小,只能听而不能说(也没有什么可以一说),而现在我们终于翻身做了主人,那么我们为什么要选择沉默?
这种争论和学校的毕业典礼非常相似——每年的6月都有一群拿到毕业证的人喝醉了酒在校园里乱撞、尖叫、流泪和拥抱,而低年级的人则张着嘴羡慕地看;一两年之后低年级的人也走到了这一步,于是也就照样来一次。同样这种讨论也会永远继续下去;90年代、新世纪一代、新世纪二代……无穷匮也。
有些讨论见解独到,让我有所感触,比如积极的一方认为我们这代人是幸运的,既有60年代人的信仰又有80年代人的开放,既有道德原则又能宽容新变,既世俗化又理想化;而另外一方则认为我们处在过渡期而成为四不像,既没有前人的激情又没有后人的随意,思想苍白而又固步自封,处在新旧之间摇摆,没有自己清晰的面目,是悲剧的、尴尬的、无奈的一代。
但这种结论经不起推敲。实际上两方观点都可以一言蔽之:与60年代和80年代相比我们处于中间状态,而这并不是70年代人的专利。中国一百多年来一直伴随着巨大的变革和动荡,每个十年都是独一无二,每个阶段的人都会被打上时代烙印。但是,烙印到底有多深,它是否会让我们的性格独树一帜,却要打个大问号。更经不起推敲的是,有人把年龄进程中的自然现象也当作年代之间的必然区别。70年代人往往批判80年代人幼稚,但想一想在十年前的我们又能强到哪里去?而在40岁的人看来,我们又岂不幼稚。
实际上我们思想的“与时俱进”能力要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青春期的遭遇无法挽救,但人的性格和思维毕竟可以顺时应变。男人总是渴望成功,女人一贯追求漂亮;赚钱高手80岁仍然赚钱,赚钱低手30岁照样穷得叮当响;50年代人可以在70年代高呼口号,但他们也可以在80年代下海,可以在90年代为评职称而整日奔波;我们可以自认为是网络的一代,但60岁人中照样有网络高手,我就知道某大学中文系的一位70岁的老教授,做的网页全系无人匹敌。
实际上让我有更深的感触的并不是这种抽象的思想上的剖析,而是一些非常具体的东西的回忆,这在讨论中铺天盖地。比如小人书、五讲四美三热爱、课桌上的三八线以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比如跳房子、弹玻璃球、赌烟纸、武术和庞中华,比如黄土高坡、邓丽君、迪斯科、射雕英雄传和少林寺,等等。看过之后我得到的总体印象是:它们把我带到了十几年前,沧桑之气扑面而来。
我深信对我们的名词50年代人不会有什么感受,90年代的人他也不会有什么触动,能有感觉的只有我们自己。就如同红卫兵、上山下乡、下海下岗、知青、《沙家浜》、恢复高考等词的含义五六十年代的人能说得头头是道,感慨万千,但个中滋味我们70年代人却不能理解。这些具体的东西形成了特定的“语境”,是构成这一年代人的典型特征,造成了一代人自己的心境与氛围。但是这些只标志着我们的成长经历,而不会对我们的思想和性格有多大影响。
我的结论是:我们与其他年代并无本质区别。之所以念念不忘过去,是因为我们已经长大,而成长过程中的种种滋味却难以忘怀。终于有一天我们蓦然回首,映入眼帘的是一种今非昔比的人世巨变,于是诗一样的情怀涌上心头,于是禁不住嘘唏不已。实际上这是我们已经成熟的标志,是我们有了回忆内容的标志,它告诉我们的是:又一个时代已经过去,我们正走在漫无边际的人生旅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