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记录历史

2004-01-14 来源:中华读书报 ■段春娟 我有话说
2003年6月1日,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实现二期蓄水。在有关三峡的报道归于沉寂后,由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三峡文物保护规划组成员徐光翼先生主编的《永不逝落的文明——三峡文物抢救纪实》也终于出炉了。这本书是集中全国考古力量,花10年功夫、由专业人员写就的。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自古便是先民生存繁衍的栖息之地。这里风光奇异,交通便利,造就了独特的峡江文明。三峡大坝建成后坝前水位将升至175米,势必会有很多文物被淹没。为此国家专门成立了文物保护规划组,在三峡库区展开了大规模的文物保护工作。这项工作从1993年正式启动至今已有10年。这期间几乎动用了全国所有的文物考古和有关学科的力量。10年来都保护了哪些地面地下文物,有哪些重大考古发现?《永不逝落的文明》从上千个文物保护项目中遴选出34个有代表性的予以重点介绍,其中包括一些广为人知的、有着深厚文化内涵的地面人文景观的搬迁保护,如张飞庙的拆迁与复建、石宝寨的保护、大昌古城的搬迁复建、白鹤梁的保护等,地下文物有反映旧石器时代文化的井水湾遗址、新石器时代的丰都玉溪遗址、巴东楠木园、忠县哨棚嘴遗址等,将三峡地区的历史往前追溯到距今约10万年以前。

本书作者基本都是在一线负责本项目的专家,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和最新信息,因而保证了文章的科学性和学术性。在《三峡文明之曙光》一文中作者写道:“我们的考察队员大多来自农村,非常能吃苦,他们的待遇按照国家工作人员出差标准包干使用,没有另外的工资。为此,在奉节我们7人住在县人民武装部招待所最便宜的两个房间里,每人每天7元的最低伙食标准。这恐怕是中外科学考察史上闻所未闻非常心酸的事情,但比起那些为科学考察牺牲性命的人来说,这又算得了什么。”恶劣的环境和高涨的热情形成强大的反差,这样的细节在书中比比皆是,让人看了心酸眼热。

三峡工程是中国最大的跨世纪水利工程。作为三峡工程组成部分的三峡文物抢救保护工程,也同步进行。在如此广的范围内开展如此浩大规模的文物保护工作,这在考古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特例,是文化遗产的幸运,也是世世代代国人及世界人民的幸运。“古迹不能与其见证的历史和产生的环境分离”,这是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的准则。正是本着这一原则,奋战在三峡考古一线的专家们根据不同文物的实际情况,采取了不同的保护方案,如白鹤梁通过了建水下博物馆方案,石宝寨则原地不动保护;而地下部分则要抢在蓄水前发掘,以探索三峡地区的历史文化;有些地面文物,尽管有极高的文物价值,但三峡水库蓄水后,势必要淹,只好选择适宜地段,进行搬迁保护,如云阳的张飞庙、大昌古城等;有的限于各种各样的时空条件,只能采取拓片、拍照、留取资料等等措施,实物只好留在原地,这也只能是遗憾中的安慰了。

(《永不逝落的文明——三峡文物抢救纪实》,徐光翼主编,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29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