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甲申年到说甲申

2004-01-21 来源:中华读书报 黄团元 我有话说
甲申年将伴着新年的钟声翩然而至。本来,在“六十花甲”中,“甲申”只不过是夏历纪年的一个普通年号。然而,由“此甲申”不禁想起“彼甲申”:360年前的甲申年,60年前的甲申年——360年前的1644年,正是夏历甲申年,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率部攻占京城,夺取明末崇祯帝的江山。3月19日,崇祯帝在煤山上吊,成了亡国之君。然而,李自成未能取而代之,却在18天之后仓皇出逃,千辛万苦夺取的胜利转瞬之间便“无可奈何花落去”。三百年后的1944年,当代史学家、文学家郭沫若先生以其政治敏锐性,有感于历史上“打江山易、守江山难”的悲剧典型,写出了史论文章《甲申三百年祭》。《甲申三百年祭》于1944年3月发表后,引起了毛泽东同志的高度重视。当时抗日战争已近7年,中共中央准备部署夺取在全国的胜利。共产党能否经得住胜利后的考验,正是当时毛泽东重点思考的问题。5月20日,毛泽东同志在一次报告中把《甲申三百年祭》列为党内整风的学习资料,并强调:“无论遇到何种有利形势与实际胜利,无论自己如何功在党国,德高望重,必须永远保持清醒与学习的态度,千万不可冲昏头脑,忘乎所以,重蹈李自成的覆辙。”可以说,300年前后的两个“甲申”,形成了毛泽东关于“两个务必”的论述:“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从此,“两个务必”成了共产党人保持本色、不断前进的思想武器。李自成的“甲申”和郭沫若的“甲申”,跨越了300年时空,虽然形式与内容迥然不同,但却表述了中华儿女血的教训和睿智的思考。毛泽东的“两个务必”是总结历史兴亡经验教训的结晶,是取得胜利的武器,是人民政权永不变色的法宝。邓小平同志曾经告诫全党:“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提倡艰苦创业精神,也有助于克服腐败现象。”江泽民同志也曾指出:“要结合新的实际在全体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坚持‘两个务必’的教育,使全党同志在日益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忧患意识,扎扎实实地为国家和人民工作。”党的十六大闭幕不久,胡锦涛同志就带领中央书记处的同志到西柏坡学习考察,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全党同志牢记毛主席当年倡导的“两个务必”,牢记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庄严使命,增强忧患意识,牢固树立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党的几代领导人对“两个务必”的重视,并在不同条件下增添的新的内容,似见360年前的血与火,似熔60年前的文与灯;似闻在西柏坡的誓言与决心……甲申轮转,今又甲申。令人欣喜的是,300又60年后的甲申年,是“天翻地覆慨而慷”的甲申年,是“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的甲申年。“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们完全有理由为此感到自豪,但我们决不能自满,决不能懈怠,决不能停滞。成绩越大,喝彩声越多,我们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胡锦涛同志2002年12月6日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的讲话)2004年“甲申”前夕,“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颁布,中纪委推出“2004年反腐纲领”。党中央决心进一步发展党内民主,强化党内监督,构建“为民、务实、清廉”的干部队伍。让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在新的甲申年再鼓更大干劲,再迈更大步伐,再绘更美更新的图画!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