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文学作品要想拥有众多的读者,那么普通读者,或曰大众读者的加入就是必不可少的。这里的普通读者,或曰大众读者,指的是非专业文学研究者或创作者。像法国文豪马塞尔·普鲁斯特那样躲在象牙塔里的作家,会直截了当地认为,从根本上说,故事性是反艺术的。可普通读者爱读的作品,前提就是必须有一个好故事,情节曲折紧张、令人欲罢不能的故事。无论中外,对于普通读者而言,文学作品首先要有故事性、可读性,要有令人牵肠挂肚的主人公的命运,有某种程度上能与他们自己的生活环境或所思所想对号入座的内容,能吸引他们巴不得一口气读完,然后才能谈到产生共鸣,让人有所回味有所思考,有一定的品位和格调,从中获得美的享受和方方面面的知识营养等。
惊险小说是最易于写出好故事的一种文学样式。惊险小说往往一开始就会平地起风波,发生诸如凶杀、价值连城或至关重要的物件被盗等令人震惊的灾难性事件,而且常常有无辜的百姓被莫名其妙地卷入其中,并成为小说的主人公。主人公为了查清或神秘失踪或死于非命的亲友的下落或死因,为了追查谋害亲友的凶手或违法乱纪的犯罪分子,总要历经艰难险阻出生入死,拨开重重迷雾,同时不断揭开社会上的种种阴暗面,有时会牵出各级官僚机构令人瞠目的腐败行为。主人公与警方则是或合作或疏离甚至对立的关系,而警方在外国惊险小说中的形象,高大而令人敬佩的不多,多的是无能与腐败,甚至有不少警方的人与惟利是图的商人、恶势力或黑社会相互勾结沆瀣一气。在主人公紧张得令人窒息的追查或复仇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能关心、理解、帮助、支持他(她)的异性,他们之间令人陶醉向往的情感故事反映了人间温情的一面,会缓和小说的紧张气氛。出色的惊险小说可以融入犯罪小说、推理小说、侦探小说、间谍小说、心理小说、言情小说等样式中的许多因素,读起来引人入胜。惊险小说的结局,多半是正义战胜邪恶,坏人得到应有的惩罚,有情人终成眷属。这样的结局,也是大部分读者希望看到的,符合他们的心理期待。少量惊险小说的结局,正义没有战胜邪恶,坏人逃脱了应有的惩罚,则可能产生震撼人心的效果,对一些阴暗面的揭露更为深入而彻底。惊险小说一般都与当今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常常以某一行业,且很可能是新兴的行业,为主要的故事发生的背景,故事发生的具体场景则会在大范围里,甚至在国际间不断切换。这样,人类生活中的许多新知识,某一行业中的专门知识,一些高新科技知识,异国的风土人情,都可能出现在惊险小说中。由此看来,惊险小说似乎已是当今文学中畅销因素的集大成者,虽然在文学研究者看来,它并无多大价值。但话又说回来,文学研究者对文学作品的判断,对普通读者在文学作品的取舍上,究竟能起多大作用呢?一部文学作品的文学价值再高,如果没有如上所述的一个吸引人们往下看的好故事,那么能去看的读者一定不会很多,能硬着头皮把它看完的读者就更少了。
美国畅销小说家桑德拉·布朗于2000年推出的长篇小说《替换》(见2004年第1期《译林》)就是这样一部十分精彩的惊险小说。在这部力作中,孪生姐妹吉莲和玛丽娜自儿时起便爱玩互换角色的游戏。吉莲的男友杰姆早就做了绝育手术。几经踌躇后,她为生孩子终于在沃特斯诊所做了人工授精手术。玛丽娜有一家专门接待来达拉斯参观访问的名人的公司,当天晚上,恰好有国家英雄,宇航员克里斯托弗来访。玛丽娜提议姐妹俩再次互换角色,由吉莲代她陪克里斯托弗前往酒店赴宴。沉静的吉莲断然拒绝了。克里斯托弗和玛丽娜一见钟情。一夜激情后的玛丽娜第二天回到家中却意外得知,吉莲被人残忍地杀死了。凶手还在墙上用鲜血写满了淫词秽语,矛头暗指克里斯托弗。面对迷惑不解的警方和闻讯赶来的杰姆,玛丽娜不得不说出实情:昨晚陪克里斯托弗的并非玛丽娜,而是吉莲。克里斯托弗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昨晚他和吉莲曾遇到一名男子,他不仅认出了吉莲,还用一种奇怪的眼光打量他们。警方随后在这个名叫戈登的男子家中发现他已自杀。戈登是个宗教狂,同时又是个性压抑者。昨晚他无意中撞见了吉莲与克里斯托弗的亲密场面,因妒生恨。另有电话记录表明,戈登曾多次拨打宗教领袖加百列的电话。加百列也证实戈登曾向他诉说自己因对吉莲的渴望而不能自拔。看来,吉莲之死真相大白了。这起凶杀案却引起了远在华盛顿的联邦调查局特工托比厄斯的关注。因为电脑资料显示,此前在其他城市也曾发生过类似的案件。另外,在沃特斯诊所还发生过求诊者受精分娩后婴儿离奇失踪的案件。玛丽娜和男友一起根据种种线索发现,这一连串的巧合背后还隐藏着更大的阴谋,一个邪教挑选年轻漂亮、健康聪明的女性进行人工授精以控制世界的邪恶计划。与此同时,他俩自己也陷入了被追杀的险境。这部悬念迭生、可读性极强的小说,在从头至尾紧紧“抓住”读者,让他们始终处于一种绷紧的兴奋状态的同时,还是一部反邪教的小说,因而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上,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