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领略基督教和艺术的完美融合

2004-02-25 来源:中华读书报 简文 我有话说
《创世记》的第一章就告诉人们“上帝照自己之像造人”。起初,人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雕刻和描绘上帝的形象,并对他顶礼膜拜。由于上帝的形象是通过语言来描述的,所以《旧约》的文笔很优美,充满了诗意。

后来,上帝派遣其子耶稣基督降临到了人间。耶稣出生在犹太人居住的巴勒斯坦,但他却在希腊罗马人的环境中成长。他的婴儿时期正处于奥古斯都大帝统治下的古罗马,后来举家迁至加利利的拿撒勒城。耶稣带来了和平,但这并不属于这个世界。耶稣还带来了造物主对这个世界坚贞的爱,然而人们对此却不能理解和接受,最后他被自己的子民以莫须有的罪名钉在了十字架上,为了“爱”,他忍受着可怕的耻辱与痛苦。耶稣的死不代表结束,而是意味着上帝救赎人类的开始。后来耶稣的复活和升天宣告了新纪元的到来,人们通过对他的参拜信仰来获得救赎。

在犹太人的五旬节之后,三位一体中的圣灵(居圣父、圣子、圣灵的第三位)在基督的信徒面前显现,并面授机宜。此后,福音书将因信得救的好消息传播到了四方。圣保罗在前往罗马的路途中,不断讲道、传道,从而把基督教信仰也带到了非犹太人地区。他通过运用隐喻、暗喻来阐释教义,这也是其他新约作者的一贯做法。因此,圣保罗在写给哥林多人教堂的一封信中,把人的身体描绘成了“一座圣灵与你同在的庙宇”(《哥林多人前书》第6章第19节),在写给希伯来人的信中,他又写道:“让我们坚定地走自己面前的路。”(《希伯来书》第12章第1节)直到现在,有人敬畏、参拜神,但也有人戏谑之。

因此,早先的基督教徒通过艺术的形式来表现福音书中所描述的完美世界,那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他们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狂热的信念,以此加深对信仰的理解,并使他们的信念转变为对主的无限崇敬。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基督教的绘画艺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亚历山大港的圣克雷孟特(公元150年-215年)又进一步为此扫清了道路。他强调指出,希腊哲学与基督教思想密切相关。并提醒教会,他们的主耶稣基督因世界的美好而满心喜悦。他辩解说,如果是由于上帝的恩赐才使我们能开眼看世界,那么我们所看到的一切(除罪恶外)都会因上帝的化身——耶稣的诞生而变得纯净。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基督教的艺术家们认识到了创造美好的重要性,因为这不但能够丰富思想,还能纯洁灵魂。

教会已经在罗马站稳了脚跟,所以,即使非基督教徒在这个即将崩溃的帝国蔓延,即使欧洲进入所谓的黑暗时期,教会仍能屹立不倒。伟大的圣格雷戈里说:“文学作品可以使得未开化者通过阅读而明事理。同样,绘画也能发挥这种作用。”这句话扭转了局势,使得公元6世纪盛行的“破坏圣像”的威胁消于弥尔。

前面的路对于基督教的艺术家和工匠们来说是再清楚不过了。事实证明,西方艺术史完美地展现了基督教精神这一主题。而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则提倡回归人性,科学代替了蒙昧,宗教改革使教会发生了分裂。启蒙时代的来临宣告了灵魂黑暗时期的结束。

《基督教美术之旅》一书不是综合描述西方基督教艺术的历史,因为这将涉及到众多的被在《圣经》中广为流传的主题深深吸引的艺术家。本书将要引领人们穿越横跨两千年时空的基督教艺术,参观教堂和博物馆,从中领略基督教和艺术的完美融合创造出如此风格迥异、超凡入圣的绘画和雕塑作品。通过欣赏作品,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它们所处时代的人文精神。在这些艺术家中,有伟大的如米开朗基罗,也有很多默默无名者。他们都从基督本人和基督的启示以及教会礼拜中汲取灵感,运用他们神奇的手赋予那些冷冰冰的马赛克、颜料和石头以生命。通过他们的作品来丰富人们的思想,触动人们的心弦,并滋养人们的灵魂。

《基督教美术之旅》 〖英〗海伦·德·波希格里芙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