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旅游”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并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与之相随的是旅游人文类图书的市场需求加大,出版品种繁多。以往的旅游类图书,要么是以图片为主的风光名胜画册,美则美矣,却没有足够的文字内容来充实相应的文化含量;要么是以旅游实用资讯为主,从景点介绍、车次航班到
在2004年年初的北京图书订货会上,旅游人文图书依旧是不可忽略的一个亮点。《行走――从帕米尔开始》(中国青年出版社),《新疆盛宴》(中国青年出版社),《乡土中国》(三联书店)之《锦屏》、《蓝田》、《摆贝》、《和顺》,《大地纪事丛书》(中国旅游出版社),《民国的踪迹――南京民国建筑精华游》(中国旅游出版社),《小城故事系列》(河北教育出版社),《中国古村落系列》(河北教育出版社),《旅游民国系列》(江苏美术出版社),《江南古镇系列》(江苏美术出版社)等旅游人文图书吸引了一大批读者的目光。
选题・作者
对于旅游人文图书来说,良好的选题创意是成功的开始,而作者是许多选题的主要来源。中国旅游出版社副总编辑张润生表示:“要努力聚拢比较好的作者,去年我们推出了《大地纪事丛书》。2002年1月份我们推出过《欧亚远征》,是在寻求优秀作者上的一个尝试。接下来的《极地跨越》是跟央视合作,市场反响很好。《大地纪事丛书》在作者的选择上应该说要求更高了。2003年开始,我们除了出版许多作者自发地行走、写作、拍摄而完成的选题,也开始有意识地主动策划一些选题,选择作者完成。旅游人文图书的作者有年轻化的趋势,我们非常重视把握好的作者,一个好的作者带来的选题资源不会局限于一本书,而是动态的。”
近年来以旅游人文图书的出版在出版界及读者中口碑甚佳的中国青年出版社,也对此类图书作者的水平要求非常高。该社要求作者在书的内容的创作上必须要亲历亲为,必须具备写作、上路、摄影、绘画甚至设计的能力。《藏地牛皮书》的责任编辑林栋告诉记者:“我们希望作者更多地介入到各个出书环节,这样他对各方面的把握和理解将是最准确的。因为写作的时候是一种心态,拍摄是另一种心态,而装帧设计是又一种感觉,如果这几个环节由不同的人来完成,书的感觉就会不太统一。我们图书选题的产生有两种情况,一是主动出击,我们会就某个选题去主动找作者,把我们的要求说清楚。第二种情况是有些作者会带着成型的选题找上门来,或者只有一个基本的创意,还未实施,这样我们就按照自己的出版理念和作者商议,直至磨合出成型的选题。”
《老城市》系列是江苏美术出版社从1998年就开始运作的旅游人文图书选题,第一本是《老北京》,截止到目前该系列已经出版了18种。据负责旅游人文图书出版的该社第三编辑室主任何兆兴介绍,《老城市》系列平均销量3万册,市场反应及城市(选题)和作者的关系都很大。江苏美术出版社在此套丛书的作者选择上,非常强调文字的优美和感性,《老西安》是贾平凹写的,《老沈阳》是由比较了解东北民俗的沈阳市作协主席马秋芬来完成的。因为这套系列图书并非学术读物,如果找搞学术研究的学者来写,史实上也许很可靠,但阅读感觉不一定轻松。据悉,该社今年将推出《老台北》,选择了台湾女作家李昂执笔,目前图片和文字都已具备,只待审批结束即可出版。另外今年还要出《老成都》。
图文・装帧
旅游人文图书自然是图文并茂的,然而仅仅图文并茂是不够的,“过去的此类图书不太重视图文的结合,图文是脱节的,现在讲究图文并茂,把图和文放在一起。我们认为图文并茂并不能完全达到要求,而要达到图文融为一体,二者缺一不可的程度,即图文互动。这种状态是我们今后追求的效果。旅游图书的形式很重要,图文互动会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林栋如是说。继曾经引领旅游人文图书装帧风潮的《藏地牛皮书》之后,中青社推出的一系列相关图书都在追求着图文互动的境界。如刚刚出版的《柬埔寨五月盛放》,文字和图片交相辉映,既雅致又实用,封面内侧附的地图以及用柬埔寨沙笼布纹样做的腰封更是匠心独具。林栋认为:“我们推出的虽然是旅游人文类的图书,但并不等于每一位阅读此类图书的读者都要上路。有许多读者是坐在家里,通过阅读来体验旅游的快乐,所以对图书文字的质量以及美感有比较高的要求。以往旅游类图书,要么是以图片为主,文字比较弱,要么是以文字资讯为主,图片质量比较差,图和文有割裂感。”
在旅游人文图书的装帧设计上,有的追求比较高雅清淡的意境,有的用花花绿绿的风格来吸引注意力。江苏美术出版社一直希望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尺度。何兆兴说:“我们社的《旅游民国》系列,内页采用黑白印刷,很有历史感,文字的版式也追求一种民国时代的风格。我们出版的《江南古镇系列》,采用彩色和黑白交错的印刷方式,因为有些图片,用黑白印刷会更有韵味,而彩色和黑白交错,又使图片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
策略・理念
旅游人文图书的需求越来越大,市场前景广阔,出版社自然不会错过机会,已纷纷介入到这一出版领域,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出版社将此类图书的出版作为重要的出版增长点,相关的出版策略和出版理念也因此凸现。
原来主要出版旅游专业用书和风光画册的中国旅游出版社,从2002年开始着重推出旅游人文图书,该社意识到旅游书出版不能仅仅限于旅游指南、旅游画册,要强调“大旅游”的概念,也就是开阔眼界,在上述两个出版范畴之外推出旅游书人文图书,依托旅游行业,改变观念,进行图书出版结构调整。
中青社重视此类图书的出版是缘于2002年《藏地牛皮书》的成功,虽然这本书的成功有些偶然。之后中青社的旅游人文图书出版定位和目标就非常明确了。在陆续推出一些此类图书的同时,该社并未盲目地追求图书规模和品种,而是有意识地将出版节奏调整下来,注重图书的精美、精致、丰富、实用,而这正是中青社旅游人文图书的出版理念。旅游人文图书其实包括很多方面,需要细分,比如国内国外的选题就不相同。
这两年中青社做旅游人文图书,选题常常有一定的超前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在题材需要不断创新的情况下,必须从着眼点的选取上来引领潮流。同样的题材,如何去写,写什么,是决定产品能否在同样题材的图书中脱颖而出的前提。中青社的有些原创旅游人文图书已经被海外出版商购买版权,《藏地牛皮书》的韩文、英文版都已问世。
南京是个与民国历史紧密相连的城市,地处南京的江苏美术出版社推出的《旅游民国》系列就是对南京历史文化内涵的发掘,书中的许多图文资料来自南京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因为民国的图文资料该馆是国内最丰富的。据了解,依托比较好的选题背景,该社将继续运作相关的选题,并在利用地域优势之余,扩大视野,扩大出版选题的地域范畴。
质量・标准
由于对旅游人文图书的市场看好,加之此类图书的门槛较低,所以目前的图书市场上此类图书虽然品种繁多,质量却参差不齐。优秀的旅游人文图书需要具备哪些要素呢?林栋告诉记者:“一本好的旅游人文书,首先是题材要独特。要想获得尽可能多的读者的关注,独特的题材非常重要。在题材同样的情况下,图书的内容和表现手法将起到决定的作用。题材、内容确定了以后,图书的功能就很重要了。是用于自助旅游,还是增加文化积累?比如《行走》,这本书有着一定的考古成分,是考古旅游,书中传达的文化深度就是书本身的含金量。同样的路线和景观,不同的行走者有不同的角度。要充分发掘选题的含金量,发现能够出彩的东西。”
针对同样的话题,张润生认为:“好的旅游人文图书从内容上是要有看头的,选题的切入点要独到。另外作者的文化深度很重要。因为现在的读者是很有鉴别能力的。评价一本旅游人文图书,文化思想深度是很重要的标准,旅游的内容其实只是个载体。当然装帧和图片的选择也是极其重要的。”
随着整个社会旅游热的兴起,出版界有必要利用这个热潮来开拓选题把握商机。市场上的旅游图书多是好现象,这说明出版界在旅游图书出版领域有所作为。同时也给众多出版社带来莫大的竞争压力,这自然也是一种动力。如果在竞争中能始终保持自己的状态,是难能可贵的。出版社要有自己的出版定位,出书理念,有自己的追求,同时也应积极借鉴其他同类图书的优点,这才是一种良性的竞争。跟风虽然会产生一些影响,但是模仿终究是模仿,出版社要保持自己的清醒意识,有自己的旅游图书选题视角,不仅仅顺应读者的旅游需求,还要有引导意识,这样才能保证自己伫立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