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浩文
中国的作品如何在西方文学市场打开其他销路,一直是困扰中国文学界的事情。文学作品跟其他产品还不一样,作品要经过加工、翻译,才能被西方读者所接受,
葛浩文先生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是把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翻译成英文最积极、最有成就的翻译家,夏志清教授在《大时代――端木蕻良四十年代作品选》的序言中说,葛浩文是“公认的中国现代、当代文学之首席翻译家。”由于葛浩文的英文、中文都出类拔萃,再加上他又异常勤奋,所以他在将中国文学翻译成英文方面成就十分惊人。
葛浩文1971年曾经获得旧金山州立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73年获印第安纳大学中国文学博士学位,他博士师从的导师是柳亚子先生的公子――美籍华人柳无忌教授。柳无忌出生于上海,后赴美留学,先后在劳伦斯大学、耶鲁大学和印第安纳大学任文学教授。
葛浩文曾经担任过旧金山州立大学中文系主任,现任美国科罗拉多州大学教授,由于美国在翻译、出版外国文学作品方面,只占每年出版量的百分之一,所以翻译家不能只靠这个收入来维持生活。况且由于各种原因,有些作品的销售量不很乐观。葛浩文先生多数时间是从事大学的教学工作,工作之余,他凭自己对中国文学的兴趣,翻译中国小说。
葛浩文翻译过去的文学作品,大都能在西方世界引起反响。当他把李锐的《旧址》翻译过去之后不久,美国最权威的书评杂志《出版周刊》(Publisher Weekly)就加以推广。美国作家莉莎・茜(Iisa See)评论说:“这是我读到的有关中国书籍中最令人惊叹的一本,它是中国的《日瓦戈医生》。”高度的评价积极有效地引导了西方的读者。
虹影的《饥饿的女儿》1998年由葛浩文翻译成英文,英国著名的布鲁姆斯伯利(Bloomsbury)出版社出版英译本。英国当代著名的作家玛丽・维斯利称“这是一本难以忘怀的书,是我们不曾看到的那一部分中国的史诗,绝对让人着迷”。
迄今为止,葛浩文将中国内地文学作品译为英文出版的有:萧红的《萧红小说选》(Selected Stories of Xiao Hong,1982),《商市街》(Market Street,1986)、《呼兰河传》(Tales of Hulan River,1988);端木蕻良的《红夜》(Red Night,1988);杨绛的《干校六记》(Six Chapters from My Life Downunder,1984.9);张洁的《沉重的翅膀》(Heavy Wings,1989.10);贾平凹的《浮躁》(Turbulence,2003.2);冯骥才《三寸金莲》(The Three-Inch Golden Lotus,1994.3);刘恒的《苍河白日梦》(Green River Day dreams,2001.4),《黑的雪》(Black Snow,1994.4);苏童的《米》(Rice,1996.9);古华的《贞女》(Virgin Widows,1996.6);王朔的《千万别把我当人》(Please Don’t Call Me Human,2000.7),《玩的就是心跳》(Playing for Thrills,1997.7);李锐的《旧址》(Silver city,1997);莫言的《红高粱家族》(Red Sorghum,1994.4),《天堂蒜苔之歌》(The Garlic Ballads,1996.6),《酒国》(The Republic of Wine,2001.4),《师傅越来越幽默》(Shifu,You’ll Do Anything for a Laugh,2001.8),《丰乳肥臀》(Big Breasts & Wide Hips,2003.6);虹影的《饥饿的女儿》(Daughter of Hunger,1999.1);阿来的《尘埃落定》(Red Poppies,2002.3)等。他从内地和台湾翻译到西方的小说达40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