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生》1999年在德国出版,到2000年10月已出了16版,此书一直名列德国畅销书排行榜前茅。作者马塞尔・赖希-拉尼茨基现在已经80多岁,他是德国最著名的德语文学评论家。他不仅在欧洲文学界广为人知,而且凡有文化修养的普通德国人都知道他的名字,因为他多年来一直在德国电视台主持《文学四重奏》这个文学新作
拉尼茨基是出生在波兰的犹太人,从小在柏林上学,1938年在柏林中学毕业后,即被当时德国执政的希特勒政权驱逐出境,他被逼回到了波兰。希特勒占领华沙后,他住在华沙犹太人隔离区,并随时随地有可能被处死。当几十万华沙犹太人在煤气室被杀害后,他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逃出了犹太人隔离区,并被一对波兰夫妇藏匿了一两年。直到苏军解放波兰,他才得以重见天日。接着他参加了波兰军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为报答苏联红军解放之恩参加了波兰共产党(即波兰工人党),并做了战后波兰驻伦敦总领馆的领导工作,20世纪50年代初他因意识形态问题被波兰工人党开除出党,并被禁止发表文章和著作,在波兰几乎生存无着。50年代末他悄悄离开波兰到了联邦德国,并被联邦德国承认为德国公民。从此他在联邦德国依靠文学评论所得的稿酬为生,并立即成为著名的文学批评家。
拉尼茨基没有进过大学,只有中学学历,完全是靠他的无可比拟的勤奋和对文学天生的热爱而自学成才。
这是一部自传,一部回忆录,但它的内容不仅仅是涉及他个人的。凡要了解希特勒执政前的德国及执政时的德国的文化和社会面貌的、要了解二战历史、特别是犹太人受迫害历史的读者;要了解战后东欧国家的政治、文化,特别是想了解战后德国文学生活和战后德国文学史及当代德语作家的人品风貌的读者,那么本书都提供了很形象的资料。本书还适合于评论家和作家阅读,因为它常常谈到评论家和作家们的关系及作家的心理。
拉尼茨基在他的自传中对许多当今著名的德语作家写下了他的印象和评价,写了他们的优点和缺点,待人接物好的方面和不太好的方面。他还指出:所有的作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或曰:弱点),这就是“自我中心”。这个“自我中心”如果用上海方言来说,就是“碰不得”。但作为一个评论家他又要经常去“碰”他们,要评他们的作品的缺点所在,这就造成了评论家的他和作家们之间经常有的矛盾。拉尼茨基的评论是否正确、公正,那是另外一个问题,重要的是他作为评论家的诚实。拉尼茨基没有怀着个人的目的乱捧场或乱批评,如果他不从作品出发而是从功利出发,那么他就早已丧失了一个评论家的地位和价值了。不论做人或做评论,我们都要诚实,就如拉尼茨基自己所说:评论别人时,其实也在评论自己!
拉尼茨基在自传中不仅评论别人时抱诚实态度,在回忆自己的生活时也抱诚实态度,他毫不隐瞒地写下了他的各种真实的人生经历。
在这部自传中,拉尼茨基在提到某个经历,述及与某作家的某次谈话时,常常会引伸出他的许多见解和思考,这使这部自传不仅仅是经历的纪录,而且还有了一定的思想深度。对于他在书中所述的各种看法、观点,我们当然会有同意或不同意的见解。读者在阅读时肯定会对他的看法产生自己的看法。大千世界的众多事物绝无绝对的同一。达尔文说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我们还可以更精确地说,即使在同一棵树上也不会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可见多样性、丰富多彩性是世界甚至宇宙的普遍法则,是大千世界之所以成为大千世界的根本原因。大千世界里最不会相同的、最复杂的也许就是人的思想。人的思想大家一致或要让人的思想大家一致是根本不可能的,是做不到的,也是不符合辩证法的。因此,我们对拉尼茨基在书中的见解不会全部认同,有些看法有分歧是很自然的事,正常的事。本来我们看任何书,听任何意见,都会有自己的想法。盲目性(包括盲从)是一头极可怕的怪兽。盲目性就是不思考,它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在历史上已经屡见不鲜。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之点乃在于人有思想,人会思想。如果拉尼茨基认为他的评论和见解都是正确的,那么我们会说,这一思路,这一思想方法本身便是不正确的!
实事求是地说,拉尼茨基并不是伽达默尔、本雅明、阿多尔诺等等这样的真正理论家,更称不上是思想家,他是德语文学或主要是当代德语文学评论家。成名后,他变得不再“单纯”,也利用媒体对自己有意无意地进行炒作,媒体也对他大捧其场(如称他为“文学教皇”),这种文坛不良现象也在德国存在,我们实在应引以为戒:戒吹,戒捧。
这本书提供给我们的不仅是丰富的信息,而且还有引发我们联想和思考的思想。读者阅读这本书时如感到愉快,感到有所收获,这便是我的愉快,这便是我的收获!
《我的一生》(德)马塞尔・赖希-拉尼茨基著 余匡复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