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惟奏折最近“经国之大业”

2004-03-10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曹丕一句“文章乃经国之大业”的话,曾被无数文人引用并因此而自豪。其实,大多数文章是攀不上“经国大业”这个高度的,惟奏折这种文体或可近之。奏折是古代大臣与皇帝沟通的重要的渠道,也是臣工与皇帝联络感情的主要纽带之一,皇帝可从日常奏折中看出所委大员对他的情谊深浅、忠诚程度、与朝廷贴心不贴心等等。古

代臣子因一纸奏折成名或身败的事例甚多,故奏折如何立论行文,凝结了许多不可为外人道之的官宦经验(或官场游戏规则)、升迁(生存)之道以及作文奥妙,可以说是古代官场生存智慧的集中体现。即使在今天,这种传统仍绵延不绝。只是今人能直接从古人奏折中抉微见著、洞悉其奥妙者甚少。唐浩明先生继评点曾国藩家书之后,又评点有天下第一奏折之称的曾国藩奏折,实在是希望由此了解中国古代这一独特政治历史文化传统者的福音。

晚清乃多事之秋,在咸丰后期至同治年间,两江总督衙门以总督曾国藩的名义签发的奏章备受海内瞩目。两江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地域宽阔,物产丰富,人文荟萃,历来为国家的重要地区。两江总督兼湘军最高统帅,其衙门自然成了天下关注的第一衙门,从这里发出的奏折,几乎每份每篇都牵涉到当时整个国家的军政要务。同时,曾国藩又是名副其实的一代文章宗师,他所选编的《经史百家杂钞》影响巨大。他的幕府里聚集了两三百名才隽之士,当时的文章高手张裕钊、吴汝纶、黎庶昌、薛福成等人先后都曾为他代拟过奏折,即使纯从文章的角度看,两江总督衙门里飞出来的折片也决不会是平庸之作,如《参翁同?书片》等折子,一时间令全国各大衙门的师爷们争相传抄,广为播颂,奉为参折弹章的经典之作。

唐浩明先生从曾氏存世的数千道奏折中选出最为精粹的四十七篇来加以评点,如同评点曾氏家书一样,他联系所选折片产生的背景,上折人当时所处的状况,折子背后所隐藏的复杂内幕等等,剖析这些奏折中不为常人所知的曲折机奥,抉出其易为人们所忽视的精微细末,唐先生还尤为注重这些奏折里体现出的晚清时期大臣与君上之间的微妙关系,从中可以看出:作为朝廷的部院负责人,曾国藩是如何通过反映社情民意,积极建言献策,来表露自己的抱负才干,以求获得更大的知名度,引起最高决策层的重视;作为处于大局重新洗牌特殊时刻的离职大臣,他是如何充分利用稍纵即逝的天赐机遇,借朝廷之力,将事业做大做强,以至于领一时之风骚,为当世之骄子;作为执掌兵符的战地统帅,面对同一营垒中的种种疲软散漫、腐败恶劣,如何通过引来尚方宝剑树立自己的绝对权威,从而赢得军事上的最后胜利;作为拥有重权的地方官,如何借上奏申述的机会,巧与朝廷周旋,既如愿达到自己的目的,又不得罪大老板;作为一个想干大事业的方面大员,他又是如何通过奏折来提出自己的设想创意,取得朝廷全面赞同的最佳效果……唐浩明先生借议论所选奏折之机,述自己读史之心得,时时显露出明悉中国历史政治文化奥妙、畅晓人情人性的独到洞见,令人领略到中国古代许多极具魅力的历史智慧。当然,宦海中人更可从中领悟到为官之道的许多精微之理。

保存在曾国藩老家富厚堂的奏折草稿原件说明,当时每道折片都是经曾国藩精心修改而后誊抄拜发的,唐先生所选的这些折片都是曾氏奏折中的文章精品,唐先生在每道折片后都加上“写作分析”与“要言妙道”两个栏目,分析其写作上的特色,勾出其篇中的精彩文字,帮助读者更好地领会其为文上的良苦用心,对今人的写作(特别是公牍写作)必定有所裨益。

(《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奏折》岳麓书社2004年出版88.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