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学术的变异

2004-04-21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在产业化的大背景下,独善其身、陶冶性情的书斋学术已经难有生存的空间了。产业化学术可以造福社会,而只有书斋学术才能拯救个人。心理学从莫测高深的玄妙理论变成一种大众娱乐,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可以将其归入进步或者退步,客观地来说只是一种变异。

产业化是当前炙手可热的名词,像教育产业化、体育产业化、文化产业化等等,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也成为了一句很响亮的口号。而产业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概念,还很难有个简洁明了的定义。从历史上看,它与工业文明的出现密切相关,规模化是它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工业文明以来,人类把过多的智慧运用到了创造可见的经济效益之上,事实似乎也非常吻合我们的努力方向。马克思曾经这样表述道:“资产阶级在它不到100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现在又过了100多年,文明的进步一直呈现着几何级数增长的势头。浪潮、膨胀、爆炸……这些耳熟能详的词恰如其分地描述着当代社会。人们似乎是按照自己的心愿在控制着这个社会,使它走向自己所希望到达的目标。

心理学在不引人注目的情况下也开始了产业化的过程。据报道,近年来在英国心理测试大为盛行。互联网上各种“自我发现”式问卷有数千种,这类测试的点击率仅次于有关色情和健康的内容。某著名心理测试网站自1996年建立以来,已有7000万人进行了3亿次测试,另一个类似的大网站则有1800万人注册使用。目前超过50%的英国公司在招收新员工时要先进行心理测试。迈尔斯-布里格斯模式(Myers-Briggs Model)是采用较多的一种理论,这种测试对团队的建立、帮助受测人理解自己的动机和他人的动机都非常有效。贝齐・肯德尔负责为人做迈尔斯-布里格斯测试,他说,他的公司一年为300万人做过这种服务。而这种需求还在不断地增加。“英国人相信心理测试能给自己的个性做出科学准确的分析,帮助自己找到一份好工作、一位完美的配偶,甚至真正喜欢的宠物,而自己要做的只是敞开心扉,由心理测试机构将自己的信息资料化。”

迈尔斯-布里格斯个性类型目录(MBTI),根据4个方面的特征,将人的个性分成16种组合:外向型与内向型、直觉型与感觉型、感情型与思考型、理解型与判断型。这个模型源自荣格的人格理论,荣格又是弗洛伊德之后极具影响力的心理学家,而心理学传统甚至可以一直上推到亚里士多德。心理学的发展,在西方的学术渊源中有根有枝有叶,经历了一段漫长的时期。不过,心理医生成为热门职业,心理分析成为时尚,应该是在弗洛伊德前后,离现在并不遥远。心理学理论本来只在实验室、教室、科学家之间讨论传授,心理医生将理论变成了一种职业,而心理测试、心理游戏则索性把理论变成了一种产业。心理学以映射的方式渗透到现实生活中去。这种映射,正常情况下是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因为可以把产业化看作规模化的实验,这与传统的科学精神颇有几分神似;但如果达到了迷信的程度,就会成为比较可笑的拉大旗做虎皮,这种例子是举不胜举的了。

也许产业化的程度恰好介于学术与迷信之间,还不至于令人恐慌。然而,在产业化的背后,个体变得越来越无足重轻,每个人都如同被榨干了的橘子,智慧的汁水酿造成产业化的“养脑液”,回过头来滋润我们的灵魂。卡夫卡那一代人还能感受到工业文明如芒刺在背,那可以解释为被压榨的痛苦,当文明悄悄地转化成完全按照人们的需求来生产和推销时,你所有能想到的,都可以尽情地去享受,作为群体的人类社会再没有任何理由来诅咒满足自身欲望的机器。“异化”成为过时的概念,自我意识的缺失算得上是一个新的病征,却也削弱了异化的痛苦,使人们变得更容易生存。人之为人,是因为自我意识的存在,在这个潜在的要求下,给自己贴上一个标签便逐渐成为时尚。从英国的情况看来,有心理学作为理论基础,有产业化作为助推剂,心理测试无疑是最好的标签――心理学便在这个意义上完成了它的变异,在自我欲求的旗帜下,每个人既是实验品,又是实验者,随心所欲地为自我的空白填补着模式化的内容。

无处不在的心理测试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