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历史的纱幕里究竟还留着些什么

2004-04-21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声音

中国远古的传说中,独脚的夔主管音乐,禹的儿子夏启则创制《韶乐》。清人沈德潜编著《古诗源》,收录了黄帝时代的《弹歌》、《击壤歌》与《舜》时的歌谣《南风歌》。西周时期,周人举兵,用精神病患者作为鼓手,因只有他们才传达出疯狂、义无反顾的执著精神。而在甲骨文中

,鼓的形象即“中”,也就是说,至今我们仍以鼓作为我们的国名。

这也许可以说明,我们是一个如此热爱音乐、有着久远得几乎漫灭的音乐历史的国度―――若自启创韶乐算起,迄今数千余年了吧。

音乐被称为无国界的语言,一些学者认为,音乐在建筑、绘画、文学、舞蹈等各类艺术里是最高的形式。更有甚者,称音乐是“宇宙语言”。而人类音乐的成长过程所形成的众多分支中,西方古典音乐的传播及影响,显然更为广泛和深入,它渗透到整个人类的文明。但有趣的是,西方音乐居然是起源于公元前4世纪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音乐的历史》,正是一部从欧洲音乐的源头溯起、讲述欧洲音乐历史的图文书籍。按照时间顺序,提到基督教堂音乐、新艺术音乐、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古典音乐、浪漫主义音乐和新音乐,并依次叙述到一些音乐大师,诸如伟大的巴赫、莫扎特、舒伯特、贝多芬、柴可夫斯基等。书的内容仅限于欧洲区域,但并不单调乏味;与此相反,一册以图片见长、又要兼顾读者阅读的音乐史图书,页码仅有不足200页,似乎也惟能如此了。

从“呕哑嘲哳难为听”的民间小曲到步入神圣的教堂,从宫廷进入民间,西方音乐人是如何自屈从依附于宫廷及达官贵人、所谓“形同俳优”,一步步走向独立、获取世人的尊重和爱戴?音乐又如何争取到独立的地位,成为众多人的精神支柱?顺着这样的思路来读这部音乐史,读者会有一些会心的发现和体会。比如,书中在提及莫扎特时,叙述到一则故事:莫扎特因与大主教相争被逐出宫廷,正要离去的时候,大主教竟然做出有失体面的事。“他飞奔过去,朝着莫扎特的屁股踹了一脚。而遭受污辱的莫扎特从此与宫廷决裂。他说:‘不管仆役还是伯爵,只要污辱我的,便只是个无赖。’”

在另外的例子中,我们看到,一些世所罕见的天才,是如何为无知者所责难,艰难地实现自己的创作,让一片辉煌,终在世间展开。证明他们的终只是时间,而非当世的财富荣华。反观我们国家的音乐史,师旷如何为晋平公奏《清商》、《清徵》、《清角》?高渐离如何在易水击筑送别友人,筑声令人发冠上指?被刺瞎双目,他如何在灌铅的筑上击响激越悲亢之声,又如何举筑扑击秦王?那热爱音乐的英雄,又如何在垓下被流水和埙乐围困?嵇康临市,一曲广陵散未毕,三千太学生直上宫廷面帝,请求赦免嵇康,那琴声又是如何慷慨悲凉、最终成为绝响?这些都湮没了。这些又回环萦绕,宛如海伦亦或西施的美貌,令我们想像不尽。在史书中,那些人物沉默着。没有声音。但我们感觉到他们逼人的寒气,那来自他们的音乐,更来自他们音乐所传达的“士”之特质。音乐浸透他们的生命,浸入他们的事迹。浸透在记述他们的每一个简洁、内敛、沉默的汉字之中。

彰显

《考古的历史》,英国人梅芙・肯尼迪著,一册关于全球古迹的图书。我首先翻阅到书中涉及到中国的部分。作者谈到了长城、商代的青铜器、兵马俑、丝绸之路,但是,他小心翼翼地避开了敦煌。他忽略了那段莫高窟被数个国家肆意掠夺、盗走图书佛像的历史,只是在有关“丝绸之路”的章节里大谈马可・波罗。

这让我想到一个西方学者可疑的立场,想到他在撰写这些章节时尴尬的学术心理;也想到他的前辈学者们、诸如来到中国敦煌盗走珍贵文物的那位,他当时内心贪婪与个人文化良知的争斗,想到他最终的抉择,也想到支撑他做出抉择的文化传统。

平静下来继续读书。坦白地说,这册书就质量而言,还是过得去的。其文笔简约而生动,比如在写到在一个“人牲”时是这样子的:“他约八岁……那安静的脸令人难以忘怀。他是被杀死的,有人在他的后脑勺重重一击。他看起来仅仅像是合上眼睛睡着了。”

这册书共分了十个章节:人类的远祖、青铜时代、中东、埃及、中国及东南亚、希腊、罗马、圣经考古、美洲及其他。书的前面,附有人类考古年谱及世界主要文明遗址分布图。图书脉胳清晰,叙述有条不紊。“作为人,作为理性的动物,作为一种必须洞悉自身文化遗传宿命的生命,我们注定是无法对考古学及其历史漠不关心的。”书中这样说。

这样,我在阅读中,还是渐渐得到了一些自己希望得到的物事。那些考古学家的轶闻,他们各自不同的考古方式及由此引发的纷争;他们依据荷马史诗、圣经,或一些文学作品所提到的事件,出发去寻找、发掘古迹,有类于堂・吉诃德荒谬的行为。这样的行为,在我们中间,几乎是不可理喻的,像是在发疯。但就在这样乌托邦式的冒险中,他们中的不少人获取了成功。谢里曼在荷马的指引下发现了特洛伊;伊文思则发现了米诺斯文明。还有众多的学者在千方百计地寻找圣经中记载过的诺亚方舟。

历史既已远去,我们怎可知唐代的人们怎样生活―――史书中一些记载的真实性和公正性实在为人怀疑。而考古,为我们还原了祖先真实的生活,抑或,不可篡改的历史。

述说

文学的意义何在?“在探究心灵和人性方面,在张扬想像力方面,在文明的传承与塑造方面,有哪一种文艺样式的能力可在文学之上?”《文学的历史》中这样写道。然后,作者近乎自言自语地自己回答:“答案是没有。”

而与此同时,作者也不无失落地承认,文学对大众的感召力已经削弱并日益削弱。“传说伟大诗人阿基路科斯的敌人因他的痛斥而集体自杀,但到了20世纪中叶时,诗人及诗歌已失去了这种影响力。”

这正是一个有趣的悖论。尤其是当作者兴致勃勃地述说文学史上的诸多人物,而书快结束的时候,却怅然若失地发出这样的感慨。

《文学的历史》,其实是一册关于欧美文学史的书,惟一的例外是谈到了日本的《源氏物语》,我猜度,这可能是现代传媒对作者的影响―――《源氏物语》近年拍成电影,曾在欧美引起强烈轰动。书从古代两河流域的英雄史诗《吉尔伽美什》、希腊的荷马开始谈起,以拉什迪的《撒旦诗篇》终结。

作为文学史家,困难的事大概是必须抑制个人喜好,尽可能客观地评说人物及其作品;但如若个人消失,那么文学史必然面目可憎、乏善可陈。撰写者的个人需要隐藏而非消失。他在人和作品的后面,却要坚定不移。

这也正是这册书的特点之一:简明轻快,通过6万字的篇幅将欧美文学史总揽起来。读这类书,给人的感觉是走马观花地旅游,却意外地遇到了一个非常高明的导游。他风趣而不失优雅,果断而不粗暴,对旅程的安排次重分明,他的解说引人入胜。

书中将人物、作品及社会背景有机地结合起来,此外,配以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资料,令历史生动和丰富,不再是类似的文学史那般死气沉沉。有时候读书中某些章节中插入的轶事,我油然想到了《世说新语》。

“彩色图文历史”系列,希望出版社,2004年3月第一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