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4月26日《金陵晚报》报道,现在城市里的一些戏曲茶楼,已经沉沦为纯粹娱乐工具。这种艺术的媚俗,给戏曲艺术的发展带来了不好的影响。
戏曲与茶楼的联姻,由来已久。早先的戏曲茶楼,以茶酒为主,看戏为辅,后来就慢慢地过度为看戏为主,茶酒为辅了,甚至许多地方的茶楼还成了专业的戏曲演出场所。戏曲茶
然而,由于在城市里,戏曲茶楼与歌舞演出的经营相比,戏曲市场仍属于低端市场,戏迷观众并不具有相当的普遍性,一些真正的戏迷收入也相对偏低。不论是茶楼的经营者,还是那些在茶楼唱戏的,要想实现赚钱的目的,惟一的捷径就是吸引人的眼球。这样,戏曲茶楼的经营就面临突围。在这种突围的过程中,出现的媚俗化倾向,令人堪忧。
就戏剧本身来说,品位较高、艺术魅力强的戏曲节目的创作和演出都具备相当的难度。这样,大量哗众取宠、随大流创作的庸俗戏曲就出现在一些茶楼里。庸俗化在严重地蚕食着严肃戏曲文艺。显然,急功近利就是戏曲茶楼庸俗化的一大祸根。甚至现在一些茶楼已经沉沦为纯粹娱乐工具,比如一些扮相好、年轻漂亮的女演员与大款有暧昧关系等。戏曲茶楼的媚俗化,给戏剧发展带来了不好的影响。但是,由于这种媚俗可能给那戏曲茶楼的经营、演出者带来收益,这种媚俗化也就成为一些戏曲茶楼的不二选择。
当然,戏曲茶楼出现媚俗化倾向,板子也不能仅仅往茶楼经营者、演出者身上打。这还与当下整体社会文化出现的庸俗化倾向有关。事实上,当前中国城市文化的重要外在表现就是世俗性和庸俗性。在现代都市生活中,以消磨时光、解除寂寞、调剂人生为目的娱乐文化已经成为大众文化消费最集中的表现形式。而戏曲茶楼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已。戏曲茶楼尽管是作为艺术存在的一种场所,但当艺术与市场联姻,必然要随着大众消费趋向的改变而改变。毕竟,到戏曲茶楼来消费的,并不完全都是纯粹的戏曲艺术欣赏者,还有一些人就是为了寻找刺激和低级趣味。更何况,戏曲茶楼这种文化形式,本身还未能形成稳定的高雅文化形态与艺术受众群体。
我以为,戏曲茶楼尽管在经营中出现种种困境,但它还是在客观上推动了戏曲艺术的发展。当前,需要的是对戏曲茶楼的经营进行规范、引导,使之最终回归于艺术的本义。那种打着“艺术”的幌子,幻想用铜臭、恶俗和平庸复制出来的戏曲文化,最终只能是一种泡沫文化。戏曲茶楼走市场,不论是经营者还是那些演出者,首先就应该思考其生存的社会的文化和大众生活,并在此展开艺术理想的追寻,而不是把庸俗应用到艺术上来。我想,戏曲艺术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需要依赖于特定的舞台,依赖于特定的观赏性、愉悦性,但更重要的就是,戏曲必须不能背离其艺术特性与艺术魅力。惟有如此,才能最终发挥其特有的文化价值。发展戏曲茶楼,最终实现艺术和市场的双赢,也还是要在这个点上来做文章。我相信,只要坚持,戏曲茶楼也一定可以做出大量的好文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