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文化生态”也需要“保护”

2004-05-12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华声报》4月21日报道,被誉为“泥土芭蕾”的安徽民间歌舞花鼓灯,同其他28个民族民间文化种类一道,日前被列入中国第二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项目。这次和花鼓灯一起入选第二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项目的还有上海民间曲艺锣鼓书、山东杨家埠木版年画等。

其实,与花鼓灯一样,时下还有很多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

遗产需要进行“抢救性”保护,这些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因为种种原因而陷入了生存危机。而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就是一项由政府组织实施,对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进行有效保护的系统工程。实施这样一项中国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其积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因为这些亟待保护的“文化物种”,大多是民间文化的一种“原生态”,属人们口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传承的链条出现问题,这些文化遗产很难及时融入现代社会,便不得不接受“边缘化”的生存现实。面对文化多样性经受到的严峻冲击,使得这些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也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假若再不对其实施必要的保护,这些散落在民间的文化品种,也就完全有可能从这个世界上永远地消失了。

当然,受一些“强势文化物种”冲击的影响,许多国家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也都面临着是灭绝还是延续的生存危机。在这种形势下,很多民族民间文化形式和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品种正在逐渐消失,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受到了严重威胁,而全世界各国也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有人说,地球村时代的到来使得我们保护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持文化多样化的难度变得越来越大,但也为我们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向市场提供了契机。事实也的确如此,“文化大同”也如同一种浪潮或怪兽,它正在对那些弱小的“文化物种”张着血盆大口而伺机吞噬,而这些弱小的“文化物种”,更面临着要么在吞噬中灭亡、要么在吞噬中新生的机遇和挑战。我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文化的独特性与多样性为世界之最,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量之丰富,更为世界所瞩目。而如何保护好这一大笔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更成为我们自身不容回避的一项历史重任。而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将确保使那些濒临灭绝的“文化物种”纳入非物质文化保护体系,并早日形成资源共享的优势和格局。再者,通过抢救、保护以及科学利用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其转化成文化产业,就会为其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从而形成多种文化共生的另一种“生态平衡”。

所以说,积极抢救濒临灭绝的“文化物种”,保护好现有的“文化生态”不被破坏,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历史使命。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