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电子书市”没搞好

2004-05-19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5月12日至22日,第14届全国书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举行,与往届不同的是,今年新增了有50多家出版社参与的“电子书市”。它设在“中文电子书网”(www.chinesebook.com.cn)上,新华网、中

国书市网、263、四川在线等多家网站也作为合作伙伴同步推出这一链接。

以前无论是书市、书展还是订货会,空间总是一个限制因素――出版社受空间限制不能展示更多图书,异地的爱书人无法亲临书市感受书的芬芳。网络恰恰为此提供了解决方案。目前的网络书市可分为两种:一是利用网络直接营销纸书,如当当网上书店在去年10月地坛书市结束后开展的“网上书市”,借传统书市的契机在网上“练摊儿”。另一种就是以网络营销电子图书,为了与前一种相区别,可以称之为“电子书市”。

电子书能更好地展示原书风貌,因而电子书市能克服传统书市地域、时间、空间等的限制,尤其适合远程看样、订货。可是和热闹的传统书市、销售额攀升的网络书市相比,电子书市显得门庭寥落。电子书市缺些什么呢?记者体验了本次“电子书市”,给出了以下4个答案。

一缺书市气氛

在传统书市中,那种众人穿梭、遍览群书、谈笑风生的场面固然难以在网上再现,但一些基本功能的不足和环境的缺失却让电子书市的浏览者们难以感受到书市气氛。

例如,虽然许多图书是免费下载,但是大部分书只能阅读部分章节,这就使电子书的图书展示功能打了折扣。在传统书市上,读者可以随意地免费浏览图书,网络反而为这最简单的需求设置了障碍,阅读的愉悦因此也大打折扣。

又如,电子书市号称“永不落幕”,可无所谓结束的事物,往往也就没有了初始的新鲜感,让人感觉不到“书市”的特殊性,失去了人们对于“书市”的认同感。所以电子书市还是应该有关张的日子,从而按这有限的几天来拟定营销方案,打造网络上的书市气氛。比如一旦限定了开放日期,一些功能就可以适当放开。现在只能提供半本或1/3本内容免费下载的电子书,可以在这有限的几天之内允许读者自由在线浏览全书内容。通过采用方正Apabi新开发的“在线浏览”功能,主办方可以设定最长浏览时间,如半个小时;这样既满足了读者浏览全书的需求,又减轻出版社的顾虑。

二缺网络互动

书市不仅是读书买书的过程,也是一个出版社、书商、读者之间交流的契机,它良好的组织性、集中性正是其魅力之一。传统书市的主办方往往会通过举办座谈会、签名售书、讲座等等活动,让出版社的同仁们通过书市有所交流,爱书人能通过书市结交到好友,出版社和读者之间能有直接的接触。可本次“电子书市”除了陈列图书之外几乎没有交流。没有在线人数,没有论坛,甚至每本图书后面都没有发表评论的功能,可以想见,读者在“电子书市”上只能寂寞地徜徉。这也是书市气氛缺少的重要原因。

电子书市的网络互动,可以借鉴网上书店的营销手法。如配发书评,让读者给图书打分,允许读者自由发表对图书的意见,追踪读者的浏览记录,提示其他读者他人购买过的产品等等,使读者们即使只是浏览也不觉得孤单。

此外,还可以借鉴网络社区的交流功能,开设书市特别论坛,给出版社、读者、书商之间搭起沟通的平台,方便出版界的朋友们交流探讨,汇集资源。建立聊天室,让网友能实时交流,也可以邀请名人在线聊天,吸引更多的网民来到电子书市。

这些在网络上早已不足为奇的功能,在“电子书市”上却还有待加强。毋庸置疑,如果只是一个简单的电子书的陈列台,或是纸质图书的网上展板,电子书市的优势就大大削弱了。

三缺服务意识

当当网上书店曾经以“自由、随时、悠闲、省时、省力、省钱、正版、周全”来概括网上书市的“八大优势”。对照电子书市,除了“周全”目前尚难达到外,其他网上书市的优势,电子书市也能实现。而且它还能提供版式、内容都和纸质图书一样的电子图书供读者阅读选择,并且没有副本的限制,除了展示和营销电子书外,还成为相应纸质图书的重要展示与促销方式;通过在电子书市上设出版社专区,给出版社提供网上形象展示的窗口。可遗憾的是,“电子书市”服务意识的欠缺,也削弱了它这些应有功能的实现。

所谓服务意识,体现在以消费者为导向设计和开展服务,为消费者的阅读、选购提供方便,最好还能提供如咨询等增值服务。记者通过宽带网在“电子书市”中试购时,在选定电子书后,从注册、选择支付方式、购买成功、下载电子书的过程就足足折腾了一个多小时,其中有相当长的时间耗费在等待网页打开、按照命令在一个又一个网页之间跳转上。而当记者想试用对许多读者而言较为方便的手机支付方式时,点了诸多链接依然找不到付费的地方。此外像搜索功能不支持模糊查询、没有帮助信息等缺憾,都与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相违背。

另外,读者如果要购买纸书,不能在电子书市上提交要求,而要到相应出版社的网页去下订单,常常要再填写相关信息注册,在一个一个链接中再费周折。“电子书市”没有很好地整合资源,给读者带来许多不便,实现不了“悠闲、省时、省力”,其直接后果便是失掉了读者。

四缺特色图书

电子书市在我国还正处于起步阶段,也出现了一些成功的案例。在1月的北京图书订货会上,50家出版单位联合举办了“2004新书网上展示会”,其中东方出版中心的《CS赏金猎手》在展示期间,下载次数超过30万次,成为一本为人们所熟悉的热门图书。

可惜这样成功的电子书并不多。电子书的内容问题似乎已是老生常谈,也不宜简单归因于电子书市。但不能否认,在本次“电子书市”上所展示的电子书在形式上依旧保持着纸质图书的翻版,缺少创新,在纸书销售中排名靠前的一线畅销书仍然只是凤毛麟角。缺少特色图书,电子书市缺乏吸引力也就不足为奇了。缓慢发展的电子书和松散的产业链与电子书市一样同在尴尬之中。我们只能在探索、总结、失败、等待中期待某一个未知的契机会带动电子书产业突飞猛进地发展,期待电子书市通过不断发展网络营销和提高服务质量,真正成为电子书销售的黄金时节,图书看样、订货的重要渠道,出版社、书商、读者之间自由交流的平台,成为网上的图书盛事。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