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不能忘记“回家”的路

2004-05-19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我们忧心如焚地耳闻目睹着民间文化遗产频频告急:无数珍稀罕见的民俗技艺和民间文艺伴随着老艺人的逝去而销声匿迹;改造旧城的推土机把大片大片的老城民居和附着其中的民间文化精华訇然推倒碾碎;民间文化典型器物大量流失海外;年画、皮影、傩戏等经典民间文艺随着它们生

存土壤的破坏和文化生态的变迁而日渐式微,许多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化遗产,我们还没有来得及记录和记住它们,就悄然远我们而去;许多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化遗产本可以保存、传承和发展的,也过早地被人为毁灭和抛弃。

事情已经过去四十几天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白庚胜想起来还是有点难过。4月1日这天,孩子和爱人莫名其妙地捉弄了他几次,后来他才知道这一天叫愚人节,是外国的节日,人们可以无理由地开心,可他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我们古老的节日已经一个一个地淡出了现在孩子们的脑海。年轻的一代,他们知道情人节,圣诞节,知道愚人节,可他们知道我们中国的情人节七夕,知道端午吗?如果再不采取措施,吃麦当劳、肯德基长大的一代人只会过国外的节日了。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对民间文化的重视太不够了。”白庚胜说到此处显得很激动。

如果不加以抢救,民间文化也许只能成为记忆,而在下一代人心中,这个记忆或许也会荡然无存。

民间文化遗产不同于经史子集、皇家经典、宗教精华、文物精粹等中国文化的极致和阳春白雪,它存在于大片的民居和人们生活起居中,是生活的文化,百姓的文化,俗世的文化。正是这种文化,在各个民族、地域、乡村和城市中,是一方水土独特的产物,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根基和底层,是原生态的文化,是民族个性特征与独特精神的重要表征,是对人类多元文化的一己贡献。民间生活文化及其遗存,有有形的物质遗产,如民居、造景、雕塑、碑刻、设施、工具、器械、器皿、服饰、玩具、美术品等;也有无形的、口头的、非物质的遗产,如口承文学、历史传说、环境知识、生产技术、消费习惯、交际礼节、人生仪式、节日庆典、组织制度、娱乐游戏、艺术技能、信仰心理等;其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它们是过往生活的凭证,有着历史、地理、民俗、宗教、人文、社会、心理、经济、政治等广泛而具体的内涵和价值,是国情、民情的重要组成。

缘 起

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工作会议上曾经充满感情地说:对于人民大众创造的民族民间文化,我个人常怀敬畏之心。这是我们的民族之根,是我们的母亲文化,我们应当爱护它,崇敬它,保护它,发扬它。今天我们的社会发展越快,我们越不能忘记“回家”的路。只有把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继承保护下来,我们才能创造自己的文化高峰。

但国际社会的重视关注,专家学者的大声疾呼,远未能使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得城市中原本保留不多的无形文化遗产大受冲击;而作为农耕文化的主要构成内容,长久以来,民族民间文化宝贵资源的创造主体缺乏自觉的意识,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由于经济落后而带来的文化自卑感,更是加速了民族民间文化的消亡。没有自我保护的措施与能力,只能任由时代的潮流湮没;而一旦消失,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不可再生。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各国各民族的本土文化都受到空前的根本性的挑战。对于我们这个东方的文化大国,文明的古国,其感受就来得分外的强烈。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靳之林曾讲过这样一件事:20世纪七八十年代,当他到陕北黄土高原考察采风时,作为窑洞窗花和刺绣底样的民俗剪纸,在窑里窑外铺天盖地,而当他前年再去时,已经近于完全消失了。即便是黄土高原黄河岸边的一个偏僻村庄,也是年画不见了,绣花不见了,一进窑只见贴得满墙满壁的20多幅西方超级名模裸体彩色招贴画。

白庚胜介绍说,我们为之自豪的中华文化从来都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精英和典籍的文化,一部分是民间文化。两部分同等重要,相互不能代替。特别是民间文化,它是我们的人民用双手和心灵创造的。数千年来,积淀深厚,博大而灿烂,并且与人民的生活情感与人间理想深深凝结着。如果说我们民族的精神思想的传统在精英和典籍的文化里,那么我们民族的情感与个性便由民间文化鲜明而直接地表现出来。所以我们说,民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半。

但是,由于种种历史偏见,民间文化并没有处在与精英文化同等的位置上。甚至只把它当做一种可有可无的初级的自发性的文化现象来对待。所以,它们没有文字记载,没有登堂入室,大多只是凭借着口传心授、相当脆弱的方式代代相传。可是一旦没有传承人,就如断线风筝,即刻消失,化为乌有。因而,民间文化的生存方式一直是自生自灭的。

这样,在工业化和全球化的今天,它必然遭受致命的冲击。

对于民间文化面临的冲击,白庚胜分析了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是农耕时代正在渐渐消退。我们正处在由传统的农耕社会向现代的工业社会的转型期。这个社会转型必然带动着整个文明的转型。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原有的农耕文明架构下的一切文化形态和方式都在迅速瓦解与消亡。这是眼前正在发生的事情。当然也是全球各民族遇到的共同性的问题。社会转型的进步性无可质疑。但人类的文明遗产和历史财富不能丢掉,故此最近几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别强调对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

另一方面是全球化的冲击。风靡全球的商业性的强势的流行文化,正在猛烈地冲击世界各民族――也包括我们民族的文化。在这种全球化的飓风中,首当其冲的便是处于消解过程的民间文化。每一分钟,我们的田野里、山坳里、深邃的民间里,都有一些民间文化及其遗产死去。都有一些风情独异的古村落转眼间不复存在。它们失却得无声无息,好似烟消云散。

除此之外,中国人自己制造假冒伪劣的民间文化产品现象更让学者们心焦。据介绍,在中国国内的某些旅游区,相当一部分开发的民俗文化产品几乎是伪劣产品,有的地方甚至为了吸引而编造所谓历史典故,随意篡改民间文化的意义。

为此,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呼吁:如果我们不动手去抢救,再过20年,至少有一半民间文化会化为乌有。文化界要把抢救民间文化遗产当作不能拒绝的神圣使命;当作是时代和历史放在我们肩背上的必须承担的重任。

启 动

2003年2月18日,中国民协在北京召开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启动会议。在全国十五个省市自治区率先发动抢救工程。抢救工作有五个内容:普查、登记、分类、整理、出版。普查是第一位的。抢救采用具有科技含量的现代手段。包括文字、拍照、摄影相结合三维的立体的普查方式。数字化和档案化的储存方式。工作对象是民俗、民间文学、民间艺术(以民间美术为主)。

这项文化工程,一方面获得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的批准,列入“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一方面又被并入文化部主导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工程”。

在启动会上,冯骥才大声疾呼全社会关爱民间文化,他呼吁中国的文化人到田野、到山坳、到民间去抢救民间文化遗产。在此次新闻发布会上,冯骥才展示了他和专家小组在山西一个边远乡村所作的实地调查以及所获得的文字、图片、摄像成果。这个调查显示了中国农村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从未被人发现和记录。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还制作了专用于抢救工作的《普查手册》,其内容包括民间文化的分类、民俗民间文学艺术调查提纲、摄影摄像调查技术指南以及个案调查,以此指导全国性的普查。

冯骥才自当选民协主席以来,率领协会工作人员和协会专家筹划实施紧急抢救中国民间文化遗产工程。2002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向全社会发出抢救民间文化遗产呼吁书,得到文化界著名人士启功、于光远、季羡林、魏明伦、谢晋、舒乙、邓友梅、张德勤等的签名响应,全国各地民间文艺界知名人士贾芝、冯元蔚、刘魁立、乌丙安、刘锡诚、段宝林、陶立王番、刘守华、宋兆麟、张钅昌、汤夙国、叶春生等百余人亦签名支持。

冯骥才表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就是要从“大到民居,小到荷包”,开展对中华各民族民间文化的地毯式搜集。这一工程,不仅仅要将有关成果以图书的形式出版,更重要的是工程中的文化行动将光照千古,通过实施工程使我们的学风从案头转向田野,通过实施工程广泛地唤起民众的文化自觉和自豪。

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分两期进行。第一期为2003年至2007年,主要内容是:全国民间美术抢救性普查、搜集、编纂与出版;全国民俗抢救性普查和整理出版;民俗典型实物征集;拍摄大型电视系列专题片、音像品《中国民俗》;建立、汇编“中国民间文化图文资料数据库”,建立“中国民间文化”网站;

第二阶段为2008年至2012年,内容为:整理、编纂和出版《中国民俗志》系列(以县为单位)、《中国民俗图录》、《中国民俗分布地图集》等;确定并编制“中国民间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编纂《中国民间叙事长诗集成》;编纂《中国史诗集成》;编纂《中国民间美术集成》;编纂《中国民间美术分布地图集》。

成 果

木版年画是中国民间艺术中影响最大、文化含量最高、地域风格最为丰富的艺术品种,年画是中国年文化的象征,是广博深厚的民俗文化和民间审美的重要载体。年画在民间文化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形成了各具地域特色的许多著名的年画产地。如杨柳青年画、杨家埠年画、朱仙镇年画、桃花坞年画、东昌府年画、高密年画、平度年画、平阳年画、武强年画、绵竹年画、滩头年画、凤翔年画、漳州年画、佛山年画等,风格迥异,流行一方,行销海内外。但是,木版年画这一民间艺术品种又极度濒危,年画艺术后继乏人,年画作坊颓倒废弃,年画雕绘技艺失传,一种空前的民间艺术品种濒临消失。因此,抢救木版年画成为一切热爱中国民间文化的海内外人士的共同呼声。

因此“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把木版年画作为率先实施的全国性专项,自开始普查以来,各年画产地掀起了抢救民间文化遗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

2003年10月11日上午,在风雨交加中,冯骥才,白庚胜和著名年画专家薄松年等160多人对河北武强县旧城村村民贾振邦旧居中的年画古版进行了现场抢救。在当地领导向贾振邦颁发补偿金后,20多名民工当场揭开房顶,专业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从尘土中扒出一块块年画古版,将画版进行清理、登记编号,并由专家当场鉴定后,交由武强年画博物馆收藏保管。活动中共抢救出年画古版159块,其中保存较完整的55块,残损腐坏的104块,年代为清中期至民国初年。在55块保存较好的古版中发现三块填补空白的清同治年间古版。随同发现的还有记载“本画版只许使用不许卖”家训的咸丰元年的地契和制作年画的工具及卖年画的独轮推车等。这种大规模发现和抢救武强年画古版活动,是全国罕见的一次抢救活动。

2003年12月24日至26日,中国民协在我国著名的杨家埠年画产地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召开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全国木版年画中期推进会。年画抢救成果将汇编成《中国木版年画全集》,以文字、图片、光盘等多种形式、通过第一手的材料,公布重要的调查成果,表现年画的生产过程和贴年画的民俗事象,真实地展现中国木版年画的生存状况,直接传达来自民间的声音和文化信息。

除年画之外,中国民协的“抢救工程”剪纸专项的范本编纂进展顺利,“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中国民间美术图录”、“中国民俗文化普查及中国民俗志编纂”等专项抢救工作也在设计、筹备、规划当中,有的试点地区的抢救成果已具雏形。

展 望

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将历时10年,遍及全中国,对中国近3000个县民间文化全方位普查,用文字、录音、摄影、摄像等现代技术立体地记录中国民间文化,还将大批搜集和收藏中国民俗代表性实物,实施以县为单位的中国民俗志调查和出版,全面调查、登记与出版中国民间美术作品,拍摄与制作中国民俗文化的音像制品,建立中国民俗图文资料数据库等。此一工程的成果包括编纂出版以县为单位的《中国民俗志》3000余卷,大型丛书《中国民俗图录》系列、《中国民俗分布地图集》系列、《中华民俗大典》系列、《中国民间美术集成》系列、《中国民间美术分布地图集》系列、《中国民间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系列、《中国史诗集成》系列、《中国民间叙事长诗集成》系列等。

此外各地民协系统还要系统出版中国民间故事丛书,中国谚语全书(100卷),中国民间叙事长诗全书500卷,中国民间美术图录(每省一本,计划出34卷),中国木版年画全书,中国民间剪纸全书。

中国服饰全书,中国民居村落全书,中国作坊全书也正在规划中。

《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计划大纲》对“抢救”工程的意义做了如下归纳:

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对民间文化进行国家级抢救、普查、整理和出版的巨大工程,也是文化人进行文化寻根、唤醒民众文化意识、普及优秀文化遗产的文化行动,对了解文化国情、民情,鉴别良莠,促进文化创造,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历史潮流中,增强国家文化实力、建设国家文化主权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它也必将深化即将在2008年举行的奥运会的人文精神,让世界更真切地了解中国和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文化。通过这一工程抢救和记录下来的优秀民间文化遗产,或可珍藏于博物馆,保存一段历史的记忆;或可服务于两个文明建设,为先进文化的创造提供不竭的资源,或可振奋民族精神,促进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或可丰富国际文化交流内涵,促进人类进步事业及世界和平。

冯骥才在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新闻发布会上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同时,我们感到‘盛世修典’这句老话的千真万确。只有在国富民强的今天,我们才可能举行如此浩大的文化工程、田野性质的工作。

它更是一项纯奉献的工作!

然而中国民间文化界已经背起这个沉重的文化十字架,不会放下。我们下决心把这个工程一直推动到目的地,直到我们将这‘中华文化的一半’――将这笔巨大的遗产和文明财富整理有序,分门别类,清晰完整,而且使人们看得见、摸得着。到了那时,我们才会松一口气。”

我们欣喜地看到,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行列。

3月26日至29日,中国口传文学学会会长、台湾学者金荣华先生,香港城市大学语文部教授宋小君女士及澳门科技大学伟旗先生也赶来杭州参加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中期推进会议。河南省最大的房地产公司建业集团一次性购买朱仙镇木版年画5万幅,并决定投入巨资对河南的古民居和古建筑进行抢救。此外,俄罗斯、日本的友人也把一些珍贵的木版年画和照片捐献给“抢救工程”。

冯骥才说:“我们深信一个道理,只有全民族都关爱自己的文化,以自己的文化为荣和自豪,我们的文化才能在世界发扬光大。我们的文明传统才会真正传承下去而不中断,我们民族的精神才更加强大。”到了那一天,我们会生活在我们自己的文化里,欣赏各地缤纷迷人的民间艺术;陶醉在我们自己的节日中,春节,元宵,端午,七夕,中秋。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