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探询职业经理人的人力资本重组

2004-05-26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因缘际会―――超越EMBA》

中信出版社出版

定价:28.00元

第一次见到陈

屹的名字是在《北京青年报》的专栏“陈屹视线”上,在一段时期里差不多天天都能读到她有关中美儿童教育比较方面的心得以及一个个真实而饶有趣味的小故事。当时感觉这位作者是一位善于观察和记录的有心人,同时也是一个非常富有爱心的人。从文字上看,她也是比较乐观和富有童稚气的性情中人。

最近有幸读到她的新著《因缘际会―――超越EMBA》,没等读完全书便感到大吃一惊,原来看似熟悉教育规律和儿童心理的陈屹,对于她原本并不十分熟悉的CEO群体―――正在形成和崛起的中国职业经理人队伍也有如此细致的观察和探询,其中有些咄咄逼人的问题和近似挑战的答复与思辨,真实地表露了当今一部分职业经理人的思考、追求和“不安分的”复杂心态。

在中国的转型经济时期,随着市场经济的竞争日趋激烈和社会需求的不断扩展,人们越来越感受到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成千上万的企业家或职业经理人,需要他们的管理创新来引导新技术的引进,新工艺和新材料的使用,新产品的研制开发以及新的运行模式。中国的经济改革(尤其从企业的微观层面上看)在一定意义上说,也取决于企业家的变革能力,有时甚至表现为“毁灭性创新”(destructive innovation)。

如果说中国的市场经济正在不断走向成熟,那么企业家或职业经理人队伍一定是走在最前列的那一批敢于冒险、开拓和善于学习、沟通、利用有效信息,灵活应变并且能够把握关键时机的人。然而,与此同时我们也经常看到,在我们的企业家或职业经理人队伍中,还存在着许许多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甚至还经常能够听到诸如“中国目前根本就没有企业家!”之类“恨铁不成钢”式的感慨。

而这恰好说明目前中国尚未真正形成能够获得广泛认同、与国际市场规范和管理标准接轨的职业经理人队伍,也说明中国的MBA教育(尤其是EMBA教育)仍然处于蓄势待发的初始阶段。近年来职业经理人训练和MBA教育已经成为整个社会所关注的热点之一,承担这些特殊领域教育和训练的教育机构也正在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和社会检验,这种教育更加重视教学互动和传授效果,这些经历丰富的成人学生们不再仅仅被看作知识和信息的接收者,而更多地被看作是教学研讨过程中的合作伙伴、专业知识和特定经验的贡献者、各种复杂信息的反馈者、帮助改进绩效的客户和有益的批评者。

北京大学国际MBA项目(简称BiMBA)就是在国际化的视野和比较优势战略引领下,在全球化的挑战和压力形势下,在竞争的环境中求生存、求发展的成功典范。对于一批曾接受过世界一流专业训练并且已经享有较高学术声誉的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其中包括林毅夫、海闻、周其仁、胡大源、杨壮、梁能、黄海洲等著名教授和国外学者所组成的强大师资队伍)来说,创立一个与众不同的MBA教育模式不仅仅是一种一般意义上的挑战,它更可能是一次生存考验,或者说是一次战略上的冒险。事实上,它的成功与否并不完全取决于教育主管部门和专业人士的检查与评比,最重要的衡量尺度是该项目所培养的学生心中的评价、雇佣单位的认知程度和社会各界的评判。

作为一个在中国内地出生长大,又在美国生活了20年的海外华人,陈屹具有跨越中西文化的国际视野;作为“文革”后第一批大学生中的一员,在美国的高等教育环境和商战中,陈屹又体验了超越不同价值观的丰富人生,这使得她能够以不同的心境、眼光和态度审视她想接近和了解的一个个真实的人物,就像是在阅读一部部内容庞杂的鸿篇巨著,她必须有足够的心理、经验和知识准备。她准备好了吗?

从本书的自序中,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的自信、投入与执著。一年半的时间、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工作量、采访100多个学员(另外还有近百位相关人士)、数百小时的越洋电话,这些数据对于一位仅仅想写一本书的作者来说,差不多是非理性的。与国内一般记者或报告文学类作家所不同的是,陈屹顽固地坚守着自己的采访态度和写作理念,拒绝进入任何大老板的“企业王国”,无论受访者如何了不起,她要求自己平视对方,这是她试图挖掘其灵魂真谛的最基本条件。作者宣称:这本书所要挖掘开启的真谛,也许正是这些人脱下老总外衣之后的原始本色。

以前有没有人这样写过某个大学的MBA项目?有没有人这样揭示过老总或者经理人的内心世界?有没有人以这样的视角和态度对待自己的采访对象?也许有,但是恐怕不会多。

对于学员的描写无疑是本书最出彩的部分,由起初的自命不凡和相互之间的不服气甚至误解与冲突,到后来的相互敬佩、欣赏与深度合作,作者为我们展示出不同性格、不同背景和经历的经理人画卷。“你以为你是谁?”这句口头禅既是对别人的挑战和质疑,也是对自己的否认和重新认知。这样一个从自信到失去自信,再到重建自信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重新认识自己、认识别人和调整自己心态以及重组自己的人力资本的蜕变过程。

书中对同学情谊描述的精彩片断让人含泪欲下,也许人到中年,经过人间冷暖、世态炎凉的风风雨雨,就更加珍视人间真情。借用云南同学范勇刚的一句话,“惟一的方式就是倍加珍惜”!

这部篇幅达好几十万字的MBA实录不仅倾注着作者的心血和劳动,也维系着众多老师、学员、管理、行政、教辅和后勤工作人员的深厚情谊,更寄托着普通读者和中国社会各界对职业经理人的殷切期望。如果这篇书评能使读者对全书的丰富内容得窥一斑,则幸莫大焉!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