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吉娅・波永迦(右为瑞典首相佩尔松)
;林格伦
本报记者康慨报道 巴西女作家莉吉娅・波永迦(Lygia Bojunga)于5月26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获颁第二届林格伦文学纪念奖,并获500万瑞典克朗(约合66.3万美元)的巨额奖金。瑞典的维多利亚公主当日亲临现场,为波永迦颁奖,瑞典首相佩尔松和巴瑞两国的文化部长等均到场祝贺。
波永迦今年72岁,是巴西最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早在1982年便成为享有盛誉的国际安徒生奖的得主。但即便如此,她并不为外界所熟知,其众多作品中,仅有两部被译成英文,三部译为法文。此番获奖,亦不为欧美媒体重视。但她亦幻亦真的写作风格,实在值得我们稍加留意。以下有关波永迦的介绍,部分来自林格伦奖的官方网站。
波永迦在巴西一座农场长大,8岁时迁居里约热内卢,19岁时进了戏班子当演员,巡游于巴西的边远乡村,亲眼目睹乡野文盲之众,遂投身于农村办学,并长期在电台和电视台主持节目。1972年,波永迦年40岁,方跻身文坛。
彼时的南美,魔幻现实主义大行于世,儿童文学亦不能免。波永迦也采行这一传统,并发扬光大。在她的儿童文学作品中,现实的日常生活充满了魔幻之事,可能与不可能的界限被有意模糊了,并可轻易逾越。在波永迦的笔下,甚至雨伞也能开口讲话;动物们的生活如同人类,时时彷徨无措,易受摧折;生活中的悲苦与安慰,平静的幸福与惊人的历险并存共处,相杂其间。
在这一切诗意幻想的核心,是孩子们。他们大多遭人遗弃,孤独而多愁善感,却耽于狂野的想像世界。死亡和背叛亦非波永迦的禁区,反而几乎无处不在。但她总是让其人物充满微笑,虽身世悲苦,又生逢乱世,但唯以坚强面对人生,憧憬未来。
波永迦长于以儿童的视点看待世界:没有不可能的事情。她的主人公可以用魔法唤来骏马,骑行遨游,也可在墙上画门,穿行而出。尽管在波永迦的书中,白日梦往往成为疗救个人凄苦体验的一剂良药,但她从未放弃对民主与社会公义的不懈追求。这使得她的作品,在军事独裁期间的巴西,成为危险的异端之作。波永迦曾说过:“将军们是不读童书的。”自由之风,以及对男女不平等的批评,始终贯穿于她的作品,其方式并非全情呐喊,而是借由幽默与妙趣横生的描写。正如她曾经写过的一个气球的飞翔之梦:它被别针刺破,其残体变成了一只只纸鸢,方得以在风中自由飞去。
此种济世情怀之深远,我们亦可于安徒生的一系列作品中读到,如他著名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当此《哈利・波特》大行其道之时,瑞典人公推这样一位深富正义、良心和社会责任感的女士,不仅极为适时,也该让我们众多《哈利・波特》的追风作家们大感汗颜。
林格伦奖由瑞典政府于去年设立,以纪念2002年去世的儿童文学女作家阿丝屈德・林格伦(Astrid Lindgren),每年颁奖一次。因其奖金极巨,全球众多儿童文学奖项无以出其右,因此甫一创设,便已获称世界最大儿童文学奖。去年颁发的首届林格伦奖,由奥地利的克里斯蒂娜・诺茨林格(Christine Nostlinger)和美国的莫里斯・森戴克(Maurice Sendak)平分秋色。
林格伦奖设立的目的,在于促进世界范围内儿童和青少年对文学的兴趣,并提升全球对儿童权利的关注,获奖者不限于文字作家,但凡合乎林格伦作品之人道精神的童书画家,以及对促进儿童阅读有突出贡献者均可入选。
林格伦是瑞典当代最著名的儿童文学女作家,以《长袜子皮皮》著称于世。此书在中国亦影响甚广,并有多个中译本刊行。林格伦曾特意为先后两个中译本的《长袜子皮皮》写过序言。2002年年初,林格伦去世后,《中华读书报》曾于第一时间特约《长袜子皮皮》新译者李之义先生撰写长文,以志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