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2004年第7期,有台湾作家刘墉的《点一盏灯在脸上》。文章讲述了几个小故事后,在结尾说道:当你怪这个世界太黑暗的时候,只要你在自己的脸上点起一盏灯,你信不信,一下子,整个世界都变得光明了。
《青年文摘》2004年第4期,李雪峰的《心灵的温度》说,教授先后把容器里的水变化了三种状态,然后
《青年博览》2004年第4期,鲁先圣的《奇迹很简单》说,美国东部一个小镇里,来了经济学家,在大锅里水煮石头,然后发动这人拿点盐,那人拿点海米,最后凑了味精、淀粉、胡椒等等,于是大家都觉得石头汤鲜美无比。不久,这个小镇成为美国东部的新兴城市。小镇的人们说,原来奇迹很简单,我们富裕的起点是经济学家的石头汤。
像时下的励志书籍泛滥成灾一样,不少肤浅的励志散文也在鱼目混珠地骚扰着我们的阅读。譬如上述列举的文章,基本上都是讲一个或几个故事――故事可以是自己杜撰的,可以是抄来的,也可以是自身经历的――然后归纳出一些人生感悟或哲理。
笔者与几个自由撰稿人在网上聊天,聊到撰写某些人生感悟之类的散文随笔时,不少作者已经习惯于“讲个故事,牵点哲理”。大家公认的讲故事高手是江苏的刘燕敏。据说,她经常查阅外文资料,引用的故事较多地来自国外。她文笔优美,讲述的哲理也很有感染力。不少文学爱好者在初写散文时,常常比葫芦画瓢地模仿“讲个故事,牵点哲理”的套路。但是,自身经历的故事能有多少呢?人生感悟能有多深刻呢?时间长了,只好东施效颦地生编硬造某些故事或者引用别人的故事,悟点哲理,借以充实自己的文章。
“故事加哲理”的写作方式之所以畅行,首先得益于《读者》、《青年文摘》等文摘杂志的影响。不信,你随便翻开它们的任何一期,很容易找到类似的文章。这类文章文笔华丽,阅读通畅,令人若有所思。但是,冷静地分析起来,多数文章根本算不上原创,作者讲述的小故事是别人的,而归纳的所谓哲理,实际上是“废话式哲理”。像“心灵的温度将会决定一个人的生活和一生”之类,无异于“饿了就应该吃饭”。
包括《读者》在内的很多报刊,应该对肤浅的励志散文的泛滥,引起足够的自责。当所谓的人生感悟充斥副刊版面的时候,那些肤浅的哲理往往会变得无聊和庸俗。读者在阅读中被肤浅的哲理所蒙蔽,得到的启发往往似是而非。而对作者而言,这样的写作,显得有些单调和庸俗。长此以往,或许能够挣些稿费,但在文学创作上,显得没有什么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