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英时,安徽潜山人,1930年生于天津,师从钱穆,曾任密歇根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教授、香港新亚书院院长兼中文大学副校长,现任普林斯顿大学讲座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其治学自史学起,后达至中西、古今贯通,其对儒家思想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诠释自成一体,著述颇丰。
三联书店“余英时作品系列六种”的责任编辑舒炜认为,两社所出图书的内容虽然会有重叠,但出版竞争的关系并不是很强。三联所出的余英时作品以专著为主,而广西师大的则是以编选的论文集为主,而且他感觉条理并不是很清楚。他表示,出版社提供文化产品是比较细的,每本书针对的读者也不一样,他认为三联的读者定位要稍高一些。“图书的消费者和其他消费者不太一样,他们是比较成熟的,尤其是人文社科书的读者。”由于广西师大的《余英时文集》印制比较精美,至于记者提出的三联将在图书版式和装帧上下什么功夫的问题,舒炜表示,三联的图书自有自己的风格,不会太过于讲究,但这种风格也是被读者广泛认可的。“余英时作品系列六种”包括《朱熹的历史世界》、《论戴震与章学诚》、《方以智晚节考》、《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现代儒学的回顾展望》等。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余英时文集》的责任编辑吴晓妮表示,不明白舒炜所提及的“读者定位要稍高一些指的是什么”,“我也看过了‘余英时作品系列六种’的目录,似乎也并没有专到哪里去。难道同一个作者的思想还有高下之分吗?”至于舒炜认为的“条理并不是很清楚”,她则表示,《余英时文集》面世已经有一个多月了,类似的批评不管是在业内、还是在学术界都没有听到,相反,倒是有声音肯定《文集》中每卷以某一点为中心组织余英时专著、论文中所有文章的编排方式。她认为,两社同时推出余英时作品集,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是存在,但由于两社对作品的处理方式、编排方式和侧重点的不同,所以也谈不上“撞车”。谈到图书整体风格的问题时,她表示,虽然她也很喜欢三联的图书风格,但她认为广西师大的这套《余英时文集》更清新一些。“虽然也是做学术书,但是以比较新的面貌出现”。她同时向记者透露,《余英时文集》是余英时独家授权给广西师大的,接下来他们将会把余英时先生的专著、论文陆续出齐、出全。《余英时文集》前四卷为《史学、史家与时代》、《中国思想传统及其现代变迁》、《儒家伦理与商人精神》、《中国知识人之史考察》等。
最后,吴晓妮向记者表示,大家同时看中余英时这位颇有价值的学者,同时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这只能对读者有好处。余英时先生的作品应有不同版本或不同译本供学术界比较、甄别,她认为自己是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