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下午,人民网“强国论坛”举办了一次特殊的嘉宾访谈,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卡通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傅铁铮、中央电视台动画部副主任蔡启华与网友交流国产卡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开设于5年前的强国论坛,人称“全中国80%的‘愤青’都在这个坛子上”,这次网友自然也是当仁不让,提出了一个又一个尖锐的问题:
为什么中国动画片迟迟走不出低幼片的范畴?
为什么如今各台的动画片被国外动画片所占有?
孩子很喜欢国外动画片,请问中国动画片同国外的差距主要在哪些方面?
中国有没有塑造出自己的知名动画主人公?比如美国的蜘蛛侠、人猿泰山等,你们不觉得无所作为吗?还好意思来谈动画什么的?
不难理解动漫迷的遗憾和悲哀。从万氏三兄弟在斗室中做动画开始,中国动画片几乎是迪斯尼的同辈人,连“日本动画之父”手冢治虫也曾专程来中国拜师学艺,50年代中国动画还频频在国际上得大奖,但从80年代起渐渐失去了昔日的风采。
据一次对京、沪、穗14-30岁青少年的市场调查:三城市每年的卡通相关消费高达13亿元,与当地洗发水的消费额持平。就是这13个亿中,80%给了外国卡通,10%给了港台卡通,中国内地卡通在自家门口切走的蛋糕竟然不足10%!
另一项调查更不乐观:在青少年最喜爱的卡通作品中,日本卡通占60%,欧美卡通占29%,中国内地和港台原创卡通的比例只有11%!而韩国区区13集的flash流氓兔,在韩国境内相关产品的销售额竟然是迪斯尼百年老店所有卡通形象相关销售额总和的两倍!―――一个多么难堪的对比!
国产卡通在消费不振的情况下,生产力也在持续萎缩。先是从国产原创沦为外国加工片的廉价加工基地,像《美人鱼》《阿拉丁神灯》《花仙子》等均出自中国美术家笔下,接着加工片也向价格更为低廉的中国周边地区转移,不少动画制作机构倒闭或者改行。例如,近年来国产卡通扛鼎之作的《宝莲灯》和《我为歌狂》脚本主创向华,2004年干脆改写青春小说了。
与此同时,动漫迷对卡通的喜爱有增无减。国产卡通吸引力不够,他们就转向了境外卡通,特别是日本卡通;在传统的影视卡通之外,网络卡通(flash等)和手机卡通(彩信等)方兴未艾;绕开高考独木桥、接受动画培训的中学生多达18万人。
我国政府对卡通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热情。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积极扶持国产动画片的创作、拍摄、制作和播出,逐步形成具有民族特色、适合未成年人特点、展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动画片系列。”
春潮带雨晚来急,中国这个与迪斯尼比肩而立的世界动画发源地,这个诞生过《大闹天宫》等顶级精品的“中国动画流派”,20世纪70年代以后被甩出世界三大动画强国的俱乐部,目前正在酝酿一场卡通改革创新的风暴。只要每年还有数以百万计的新生代加入动漫迷的行列,国产卡通的变革就永远不会太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