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诺・纳贝斯克公司收购案发生在1988年10月至11
其实,门里的野蛮人是第一竞标方――以CEO罗斯・约翰逊为首的管理层,门外的野蛮人是第二竞标方科尔伯格-克拉维斯-罗伯茨公司(KKR)、第三竞标方福斯特曼・利特尔联合公司和第四竞标方第一波士顿公司。
我们开心地看到这样的结局:使野蛮人扭作一团、互殴一番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斗智中抬价。
作为美国最大的食品和烟草生产商,1988年10月,自感公司的股价与基本面严重背离,每股只有45美元,以罗斯・约翰逊为代表的管理层向董事会提出管理层收购公司股权,于是成为雷诺・纳贝斯克公司必须面对最早的野蛮人。
回眸在运作MBO领域久负盛名的美国KKR公司的手法,有其现实意义。1975年KKR小试牛刀,以每股1美元对罗克威尔公司的一个制造齿轮部件分厂实施了MBO,管理层持股20%,KKR控股80%。5年后此间公司以每股22美元的价格高卖,撇开KKR所获回报不谈,公司管理层的9名成员一夜睡成百万富翁。KKR在我们所述的雷诺・纳贝斯克公司并购中成了另外一个野蛮人。
管理层的方案是,在收购完成后计划出售雷诺・纳贝斯克公司的食品业务,只保留烟草业务。原因在于市场对烟草业低估,食品与烟草混合经营很难厘清公司的真实价值。
KKR针尖对麦芒,打算保留烟草及大部分食品业务,尽可能维持公司原貌,看上去KKR出台的方案可靠、安全,而且符合员工及股东的最高利益。虽然表面上管理层出价最高,甚至提至每股112美元,尽管KKR每股出价仅108美元,即使减少9.26亿美元的入账也最终没有打动董事们的心,董事们偏爱KKR。总价250亿美元的融资购并KKR只从自己钱兜里掏出区区1500万美元的现金,余下99.94%的资金全靠垃圾债券大王迈克尔・米尔肯玩起搬钱游戏,故伎重演,发行垃圾债券。融资购并案成了合法的诈骗,现金并不总是为王――说到底就是玩空手道,用少量的钱,撬动所收购的庞大的资产。
管理层居心叵测完全基于公司股价被低估所派生的投机机会;管理层败北在于强扭了资本意志。管理层虽败但败得盆满钵满,一、二号人物约翰逊及霍里根获得5300万美元和4570万美元提前退休巨额津贴。躲在被窝里数钱的还有华尔街律师。华尔街律师功高盖主(指投资银行),忙得屁颠屁颠全在于利益驱使。凡事都看结果,胜则为王败则寇,在此案中银行家和律师分得2.5亿美元的酬劳,其中40名律师人均斩获156.25万美元,一些瞳孔放大的年轻人马上改变职业取向,纷纷改作律师。
为了抵制收购兼并引发的金融泡沫和垃圾债券,美国35个州掀起第二次反收购立法高潮,1989年出台的《宾夕法尼亚州1310法案》惟马首是瞻:股东不管拥有多少股票只能享有20%的投票权,同时赋予管理层对“利益相关者”――股东、劳动者、债券人、政府、社区等负责的权利。立法者好像是管理层的亲戚,在名义上扼制“恶意收购”,实则是让管理层获取了更大的权力。立法者帮罗斯・约翰逊的后继者们狠狠出了口恶气。
1998年底四通集团开始发起职工持股会,2000年“验明正身”,总裁段永基个人持股确认为360万股,成为国内首例MBO收购案例。2001年元月19日粤美的实施股权转让,管理层控股的美托投资有限公司掌持粤美的22.19%的股权,一跃成为粤美的第一大股东,成为国内上市公司MBO首例。
但是MBO“门里的野蛮人”为什么成为千夫所指?一是转让定价问题;二是收购资金来源问题。前者涉及资产(尤其是国有资产)流失,后者会出现《纽约时报》揭露的“借债盖起的房子上的裂缝”。难怪2003年3月12日财政部叫停了MBO。同年12月15日,国资委指出在国企改制进行MBO时,经营管理者严禁自卖自买国有产权。关在门里的野蛮人没有野性了,这是从《门口的野蛮人》中读出的一丝新意。
《门口的野蛮人》
布赖恩・伯勒约翰・希利亚尔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定价:39.80元